國內產業集群研究述評

國內產業集群研究述評

ID:46399702

大小:90.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23

國內產業集群研究述評_第1页
國內產業集群研究述評_第2页
國內產業集群研究述評_第3页
國內產業集群研究述評_第4页
國內產業集群研究述評_第5页
资源描述:

《國內產業集群研究述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國內產業集群研究述評摘要:企業集群是一種世界性的經濟發展模式,它的出現引起瞭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和經濟地理學等多學科的研究興趣。企業集群在中國沿海省份的發展也日益引起國內學術界的註意,文章對集群的要義和基本分類、集群的形成機理、集群競爭優勢研究及集群的發展和演進進行梳理,以期對國內有關企業集群的研究動態有一個清晰的把握關鍵詞:國內産業集群;企業集群;研究述評分類號:F12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3890(2008)01-0089-05一、關於集群的定義和分類研究中國學者從各自的研究視角出發對産業集群給出瞭大同小異

2、的定義。曾忠祿(1997)認為,產業集群指同一產業的企業以及相關產業的企業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徐康寧(2001)認為,産業集群是指相同的產業高度集中於某個特定地區的一種產業成長現象;王冰、顧遠飛(2000)認為,簇群是一種適應知識經濟要求的、面向未來的組織形態,它所具有的兩種機制知識共享機制和信任機制超越瞭市場和科層組織;劉友金、黃魯成(2001)認為,產業集群中的產業概念不是指廣義上的產業,而是指狹義上的産業,如個人計算機產業、傳真機産業、醫療器械產業等;沈玉芳、張超(2002)認為,產業集群是一種區域產業群落,它強調瞭相關産業

3、中相互依賴、相互合作、相互競爭的企業在地理上的集中,這種集中是在競爭環境中產生的,它不僅僅是一種生產組織形式,更是一種經營組織形式,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浙江學者對集群的界定比較全面:其中仇保興(1999)的觀點最具有代表性,他認為集群是由一群彼此獨立但相互之間又有特定關系的中小企業所組成,集群中企業間以合作為特征的互動行為(interaction)可以產生集群內的"外部經濟",這類互動行為包括中小企業間形成交易關系和相互的行為調適。交易行為幫助企業有效地獲取外部資源、銷售產品和勞務、促進知識和技術的積累,相互的行為調適有助於企業間建

4、立長期交易,以解決成員企業所面臨的環境不確定性問題。集群共同的文化環境和制度背景促進瞭高度發展的地方信任,這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瞭正式契約,保障瞭交易的順利進行,降低瞭交易成本,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如果簡單地按照特色產業類型來劃分,現實中的集群包括傳統産業企業集群和高技術産業企業集群(王緝慈,2001),魏守華、石碧華(2002)更進一步將集群區分為傳統產業群、高科技産業群、資本與技術結合型產業群。但這種簡單的分類對理解產業集聚的特征幫助不大。為瞭深入分析産業集聚的原因和機制,不同學者根據不同的維度對業已存在的集群進行瞭類型分析。首先,

5、以集群的內部組織結構為分析維度,仇保興(1999)根據集群的內部結構認為存在著三種類型的企業集群:(1)企業群落內部企業之間的關系是以平等的市場交易為主,各生産廠以水平聯系來完成產品生產的"市場型"中小企業集群;以大企業為中心、眾多中小企業為外圍而形成的“椎型”(也稱中心衛星工廠型)①中小企業集群;以信息聯系為主而不是以物質聯系為主,以計算機輔助設計和柔性生產方式來進行生產的“混合網絡型”中小企業群落。王❷(2001)按照企業間分工形式的不同,將廣東地區專業鎮(產業集群)劃分為橫向一體化網絡與縱向一體化網絡。在他的基礎上,蓋文啟(

6、2002)也作瞭相似的分類,將集群分為水平一體化(網絡化)型、垂直分離與水平一體化共存型和垂直分離型。其次,以集群形成的原因為依據進行類型劃分。陳雪梅、趙珂(2001)認為中小企業群形成的方式包括:(1)區域地理環境、資源稟賦和歷史文化因素的影響;(2)由於區內大企業改造、分拆而形成;(3)跨國公司對外投資形成等,不同的形成范式導致瞭不同類型的集群。李新春(2000)基於對廣東地區企業集群不同發展形態的觀察,認為企業集群包括三種類型,即受歷史影響而形成的企業集群、沿全球商品鏈形成的企業集群以及創新網絡企業集群。礁薇,宗文哲(200

7、1)認為企業集群的類型包括:(1)由大企業改造、分拆而成的中小企業集群;(2)以中小企業協會等中介服務機構為主體而構建的中小企業集群;(3)以大制造企業為核心,通過分級下包制度而形成的中小企業集群;(4)大學、科研機構與企業間協同作用形成的高新技術中小企業集群;(5)以傢族關系和共同的文化背景為基礎而形成的中小企業集群;(6)跨國公司對外投資形成的中小企業集群。胡昱,劉文儉(2003)將企業集群的形成方式區分為市場創造模式、外商直接投資模式和內源型品牌企業帶動模式。車維漢(2000)認為存在兩種企業集群,一類是指向型集聚一一是為充

8、分利用地域的某種優勢而形成的企業集群;一類是經濟聯系型集聚一一是指因生產過程的社會化分工所形成的企業集群,這又分為縱向聯系集聚和橫向聯系集聚。也有一些學者更概括地將集群劃分為兩種,一種是外生型集群,它們的形成與跨國公司等外部資源的進入有關;另一種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