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的審美特征探析

古詩詞的審美特征探析

ID:46397682

大小:7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3

古詩詞的審美特征探析_第1页
古詩詞的審美特征探析_第2页
古詩詞的審美特征探析_第3页
古詩詞的審美特征探析_第4页
古詩詞的審美特征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詩詞的審美特征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詩詞的審美特征探析摘要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共選36首古詩詞,根據其審美特征,可分為六大類,即寫景詩、抒情詩、童趣詩、喻理詩、田園詩和節令詩。這些詩詞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塑造形象,創設情景,表達感情,具有較多的美感特征。對其審美特征進行梳理,有助於提高審美能力,更好地吸收我國寶貴文化遺產的養分關鍵詞:小學古詩詞基本類型審美特征中圖分類號:1207.2文獻標識碼:A古詩詞的價值取向在於,作者要通過對語言的匠心獨運和意象的營造,旨在構建一種理想的氛圍,以塑造形象、傳播理念,從而獲得超越時空的美感和藝術享受。小學語文教材所選的36首古詩詞是中國古典

2、詩詞中極具代表性的作品,它們內涵深刻,也包含很多哲理。對其審美特征進行梳理,有助於深入把握其藝術魅力,提升閱讀感受,使審美者獲取直觀自身的情感愉悅,並對學界就這一問題的探討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小學古詩詞的基本類型中國古代詩歌的用途很廣,所以分類也很復雜。根據有無完整故事的情節,可以分為敘事詩和抒情詩;根據題材,可以分為寫景詩、哲理詩、言志詩、題畫詩、田園詩、邊塞詩;根據其發展演化形式,又可以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詞、曲等幾類。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古詩絕大部分是近體詩(亦稱格律詩),即律詩和絕句。這些詩詞不僅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塑造形象,創設情景,表

3、達感情,而且還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在36首古詩詞中,寫景詩詞選得最多。寫景詩是通過豐滿的形象來反映自然美和生活本質的。編者選這麼多寫景詩是要學生貼近大自然,感悟生活的美。童趣詩也選瞭7首,比老教材多瞭3首,其內容都是表現兒童的童真、童趣生活二小學古詩詞的審美特征分析人教版小學教材所選的36首古詩詞,各類題材爭妍鬥艷:寫景詩美輪美負,抒情詩黯然銷魂,田園詩清雅秀麗,童趣詩情趣盎然……這些都是歷代名篇,不僅內涵豐富,而且短小精悍,詞語優美,韻體和諧,節奏性強,易讀易記,還蘊含著豐富的審美內容,具有較多的美感特征1寫景詩詞的審美特征意境之美。王

4、國維說「言氣質,言神韻,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氣質、神韻,末也。有境界二者隨之矣。”所謂“意”,指詩人的思想感情,是在理解、認識現實生活基礎上形成的典型感受,是“情化的理”,又是“蘊理的情”;所謂“境”,是詩人所描寫的具體景物,即鮮明的生活圖畫,是從大量的現實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富有特性的藝術形象。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與客觀的景物融為一體而創造出來的感人的藝術境界。如白居易《憶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詩人沒有從描寫江南慣用的“花”、“鶯”著手,而是別出心裁地以“江”為中心下筆,又通過“紅勝火”和“綠如藍”,異色

5、相襯,展現瞭鮮艷奪目的江南春景,給人以強烈的心靈震撼和無限的思索,產生蘊含持久的美學效果。賀知章的《詠柳》,雖無寄寓,卻具有傳神寫意之美。詩歌抓住瞭柳樹枝條曼妙拂垂這一獨具的特點歌詠早春二月之柳。千條萬縷的垂柳,猶如美人的裙帶,加上一個“高”字,美人婷婷梟梟的風姿浮在眼前。下句的“垂”字,寫出柳枝似美人的纖腰在風中搖曳。全詩未曾提及一字"柳”及“腰肢”字樣,卻將早春的垂柳寫得活靈活現,生機勃勃的早春景象躍然紙上,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彩畫,既描出其形,又繪出其神,達到形神兼備的完美境界意象之美。噫象”是分析、研究詩歌特有的名詞,噫”是指詩人的

6、主觀情意,“象”是指詩人感受到的客觀物象。意象是溝通藝術傢主觀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橋梁,是作者表達情志的具體載體。所以隻要抓住瞭寫景詩的意象,就抓住瞭詩歌的內蘊。如杜牧的《山行》,這首詩是由“寒山”、“石徑”、“白雲”、“人傢”、“霜葉”五個意象構成一幅和諧統一、色彩熱烈的山林秋色圖。柳宗元的《江雪》中的“千山”、“鳥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物象,而是熔鑄瞭詩人的感情不屈服於環境、傲然倔強、充滿主觀情緒意味的意象瞭。正是這些獨特的意象表達瞭詩人孤憤、倔強的思想感情。又如“菊花”這個意象,最早記載見於春秋戰國,

7、以屈原《離騷》借香草寓心跡詠菊之先河,一般多作為清高、高雅、隱逸、素潔、脫俗的人格象征。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是把自己的清貧自得與菊花的孤傲脫俗模擬,寫出瞭清雅悠遠的神韻來2抒情詩詞的審美特征贈別之美。唐朝贈別詩風氣很盛。由於當時的路途艱難,交通不便,水路比較發達,因此離別經常發生在水邊。水,成瞭別離詩的重要意象,詩人喜歡以水比喻離別情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人借用靜靜的桃花潭水的深度與水的寬廣,暗扣離情之深,離愁的浩茫。“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詩人用水的流動性暗示人事際遇的流轉,同時,流水

8、的綿長又應和離愁和離思的綿長。詩人用水這意象渲染氛圍、傳達心聲、擴大意境、深化主題,不僅構成瞭一種寄托性的形象美,而且增強瞭贈別詩的藝術魅力悲情之美。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的“倍”字用得極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