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证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反证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ID:46396906

大小:7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3

反证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反证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反证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反证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反证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宋登水一、主题与背景在高一(1)班讲读《荷塘月色》这篇散文的课堂上,一个同学突然发问:“老师,文章的第三口然段有什么作用?”我回答说,这一段点明出游的原因,写岀了作者的内心,同学们都认真地记录了我的话。但是从眼神中没有看出他们会心的微笑。很明显,效果不太理想,这不是我希望的。我想,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方法来讲解?俗话说:喇叭不响调头吹。接下來在高一(3)班的教学中,我设想采用反证法来讲解这个问题。二、情景描述课堂进行到30分钟,我们欣赏了荷塘丿J色的美景。“朱口清先牛

2、用优美的语言、和谐的韵律为我们描绘了荷塘月色的美景,使人陶醉,让人流连。但是,美中不足,老师发现朱先生的这篇文章有一处败笔。”此言一出,全班哗然。同学们都竖起耳朵听下文,因为他们认为这不可思议,朱自清这么一位大作家的文章怎么会有败笔?再说选入髙中课本的文章怎么可能有败笔?我不慌不忙地说:“老师发现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完全多余,如果由第二自然段去荷塘直接写到笫四口然段欣赏荷塘的美景,文章就简洁多了,大家认为怎么样?”“不怎么样,”同学们界口同声地回答。课堂里出现了小小的骚动,有些同学疑惑地望着我,有些同学开始议论

3、。我估计人家是迷信于课本,还没有自己的理由,于是顺势罗列三条理由。“我们说话要讲证据,不要迷信。我为自己的观点找了三条理由:一、删掉第三段全文更简洁;二、第三段有些话不知所云,比如'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句意相互矛盾,删掉就明了多了;三、可能有同学说这一段衣现了主题,我认为作者'不宁静'的心境在第一段己经说明,这里是重复。终上所述,第三段可以删掉。”教室里突然安静了,只听到翻书的声音。“老师,我认为第三段不能删掉。”过了一会儿,项晓靖同学站起来说。经过我允许后她继续说:“第三段第一句'路上

4、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是必要的说明,否则荷塘人很多,作者就不能思考了。还有最厉一句'我H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是过渡句,引出第四段,删掉文章就不连贯了。”她只是从字面上来解释第三自然段,但说明她动了脑筋,还需要往下引导。于是我稍稍作了点评:“晓靖同学说的有点道理,不过我可以将头尾两句加在笫二口然段的内容中去。她也没有驳倒我的理由,我坚持我的观点。”教室里有些同学窃窃私语,有些同学翻找资料,有些互相讨论,人家进入了更深的思考。“老师,我觉得笫三段的话不矛盾,”班氏郑苗苗发表口己的见解,“'我爱热闹,也爱

5、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实际上是强调'冷静’和'独处’,人心烦的时候总是喜欢静-静的,后面说'这是独处的妙处'可以证明。这里作者其实是想说'我爱热闹,更爱冷静;我爱群居,更爱独处'。”同学们给予热烈的掌声。“班长的话的确入情入理,我无法辩解,看来这两句话并不矛盾。但我还冇其他两条理由,有没有同学再说说?”话音刚落,教室里就热闹了,大家好彖找到了突破口,七嘴八舌议论开了。胡茜茜站起來说:“我觉得第三自然段是作者感情转化的过程。开始是不宁静,第四段是宁静,这中间总得有个变化过程吧,否则就太突然,让人难以接受。因

6、此作者用一段内心独白来转化自己的感情,也向读者表明自己的内心世界,还详细说出到荷塘去游览的原因。”她的语速向來很快,像连珠炮一样,耍听懂真不容易,同学们都望着我,看我的反应。我将她的理山复述了一遍,大家才明口。有些表示赞许,有些述在思考,有些小声说口C的理由,教室的气氛热烈起来,人家都好象要说,乂怕理由不充分。“笫三段与后而照应嘛”,郑博突然在座位上冒了一句。他平时不太发言,难得说出口己的见解,我请他站起来说。“我觉得笫三口然段的内心独白与后面《采莲赋》《西洲曲》的内容互相照应。”同学们两眼茫然,我也不解其

7、中滋味,所以追问了一•句:“能具体说说吗?”“第三自然段说'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而《采莲赋》和《西洲

8、

9、

10、

11、》两段就是作者在今晚的月下联想到的内容。没有第三段,后面两段就变得很突然了。作者心里不宁静,看看荷塘就好了,为什么要想到这些?正因为'什么都可以想’才会产生联想。再说这里'自由的人’与后面《采莲赋》《西洲曲》描绘的口由的意境吻合,也与作者追求口由的思想一致。”“很好”,我之询确实没考虑到会有这种理解,“郑博同学不鸣则矣,一鸣惊人,他的见解

12、非常独到,也很介理。大家给他一点鼓励。”全班给予长时间的掌声……看來效果不错,我回到开始的问题。“人家说出了儿点很好的理由,也把我的三点理由驳倒了,其他同学如果还有好的见解我们课后再交流。现在我才知道朱自清先生写第三段可谓用心良苦,这一段不但不是败笔,而且是牵引主题的核心之笔,用得巧妙,用得深刻。”三、问题研究两个班教学结束厉,我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单元测试情况,统计结果如下:高一(1)班(总人数44)高一(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