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轻刑化正当性策略分析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轻刑化正当性策略分析

ID:46393708

大小:7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3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轻刑化正当性策略分析_第1页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轻刑化正当性策略分析_第2页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轻刑化正当性策略分析_第3页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轻刑化正当性策略分析_第4页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轻刑化正当性策略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轻刑化正当性策略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轻刑化正当性策略分析作者简介:江笑,浙江大学行政法学硕士,浙江省温岭市人民法院。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9-137-02一、附带民事诉讼调解轻刑化的正当性附带民事诉讼调解能否影响量刑,各界认识不一。本文观点认为,调解对量刑影响具有正当性,并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证:(%1)法理基础在附带民事诉讼调解中,被告人对被害人因其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害积极赔偿,一定程度上修复了受损的社会关系,也能反映出其社会危害性的减小,应当是悔罪表现的一种,据此酌定对被告人量刑是与立法精神和司法正义要求相一致的。从规范层面来看,我

2、国《刑法》第61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2000年12月,最高法院发布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4条规定:"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2003年3月,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和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第9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自愿认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从轻处罚。”上述规定对于被告人的悔罪态度与赔偿行为都是予以肯定的,且明确规定在了量刑情节之内。与之相应,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轻

3、刑化也是符合我国当前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求的。最高法院2010年2月8日发布的《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第23条规定:“被告人案发后对被害人积极进行赔偿,并认罪、悔罪的,依法可以作为酌定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因婚姻家庭等民间纠纷激化引发的犯罪,被害人及其家属对被告人表示谅解的,应当作为酌定量刑情节予以考虑。犯罪情节轻微,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不需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最髙法院2010年6月7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的若干意见》中更是明确指出:"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要在调解的方法、赔偿方式、调解案件适用时间

4、、期间和审限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把握一切有利于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结案的积极因素,争取达成民事赔偿调解协议,为正确适用法律和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创造条件。”将被告人履行赔偿义务的表现作为量刑情节考虑,以促使被告人积极履行义务,实现对被害人的权利救济,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这种做法也是符合世界刑事立法趋势的。如美国伊利诺州法典规定的刑法减轻事由中的第6种就明确了“赔偿行为”。《德国刑法典》第46条量刑的基本原则中有一条就是考虑“行为人行为之后的活动,特别是其补偿损害的努力及行为人实现与被害人和解的努力。”《俄罗斯联邦刑法》第75条第1款规定:"初次实施轻罪的人,如果在犯罪之后主动自

5、首,赔偿所造成的损失或者以其他方式弥补犯罪所造成的损害,则可以被免除刑事责任。”我国澳门特区刑法典也将行为人作出真诚悔悟的行为,特别是对造成的损害尽其所能作出弥补,作为减轻情节。此外,韩国、意大利刑法典中均有类似的规定。(二)情理基础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轻刑化功能体现了宽容理念,是与“和为贵”观念相符的。即使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都是社会的一员,不能因为他们犯了错就将他们排除在社会之外,司法应当更多地考虑如何才能把这些犯了错的人改造成为正常人。调解轻刑化通过使已经受损的社会关系得到修复,从而做到尊重每个人的尊严与平等,进而促进社会和谐,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河南省开封市中级法院

6、曾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进行过民意调查,对于民事部分调解结案量刑的问题,95%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当从轻。因此,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轻刑化功能是具有较强民意基础的。(三)司法实践的需求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轻刑化也是司法实践的需要。首先,其有利于克服执行难问题,实现对被害人的权利救济。我国刑事审判长久以来一直侧重于国家与被告人之间的对抗,以至于附带民事部分“空判”现象突出,被害人的利益长期受到忽略。而附带民事诉讼调解轻刑化无疑能促使被告人积极赔偿或要求亲属为其代偿。其次,又有利于被告人改过自新。被告人因要受到刑事处罚,往往会产生绝望等消极情绪,甚至有可能会有报复社会等行为,而调解对量刑

7、的影响无疑会使他们重拾希望与信心,重新回归于社会。综上,附带民事诉讼调解轻刑化有利于平衡国家、被害人、被告人各方利益,减少被告人、被害人等不满情绪甚至对抗、上诉与申诉的情况,促进或恢复法的和平性,实现社会运行的最佳状态。二、附带民事诉讼调解轻刑化适用困境与出路(一)适用困境立法模糊,容易引发争议。由于现有关于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对量刑影响的规定过于原则与空泛,缺少权威性与可操作性,造成司法实践中多有理解的偏差,量刑畸轻或畸重,人们对该制度的认可度也随之受到影响。在司法实践中,当“赔偿”与“量刑”联系在一起,人们容易把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