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探析

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探析

ID:46390869

大小:7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3

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探析_第1页
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探析_第2页
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探析_第3页
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探析_第4页
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探析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步推进。但是,发展中的不平衡性问题始终存在,城乡Z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程度差异明显,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2009年我国东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的实现程度为73%;2012年内蒙古全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约为80%,而同年内蒙古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的实现程度仅为64.7%o可见,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牧区,

2、只有农村牧区实现了全面小康,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即“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现代农牧业发展滞后,农牧业经济对农村牧区发展的贡献率亟待提高(-)农村牧区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这是内蒙古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最大短板之一。目前内蒙古现有水利设施中20%的灌溉机电井配套不完善,70%的渠系建筑物老化失修,73%的输水、配套渠系需要整治。农牧业水利灌溉设施老化,难以充分发挥基础性支撑作用。内蒙古全区节水灌溉发展滞后,节水技术和设备装备差,高效节水措施少、标准低,农牧业主要采用的仍是粗放型灌溉用水方式。(-)工

3、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远远不够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总量显著增加,但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以至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获得更多的投资支持,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远远不够。农村牧区固定资产投资方向主要有农村牧区工业投资、农牧民住宅投资、农牧业牛产设施修建改造或购置牛产设备投资,真正用于农牧业自身的投资却明显过低。(三)农牧业的物质装备水平较低同农牧业现代化要求相比,内蒙古农牧业的物质装备水平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家庭生产经营模式下的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虽然H前内蒙古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进入基本实现农牧业机械化阶段,但

4、属于低层次、简单机械化阶段,主要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程度仍然较低。特别是牧区畜牧业机械化长期处于低水平重复性发展,除了打草、捆草等简单机械外均无实用型机械可言。同时,内蒙古农牧业机械服务体系发育不全,服务能力较低。(四)内蒙古科技对农牧业的贡献率低,科技创新机制滞后内蒙古科技对农牧业的贡献率约为48%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65%—85%的水平;科技创新机制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和农业产业发展,导致了农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农产品质量不优、特色不明显。(五)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创建、发展状况不佳,没有冇效带

5、动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内蒙古注册登记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多数只停留在建社初级阶段,合作与组织方式和功能单一,没有带动更多的农牧民,也没能给加入组织的农牧民带来实惠,甚至有些合作组织只是一种框架,没有开展任何实际工作。另外,内蒙古现有的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多数以技术支撑、信息服务、市场销售等作为合作方向,很少以生产领域合作,尤其以草牧场、牲畜等资源的合作为内容的。(六)农牧业从业劳动力素质偏低,结构性不合理这样的发展状况已经对农牧业生产和农村牧区社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首先,大量农牧民是兼职务农,60%的家庭无人专职从事农

6、牧业生产,农牧业变成了一项“家庭副业”。其次,农牧业生产的最新生产技术无法广泛应用。再次,农牧业从业人员对市场规律缺乏认识,被动地接受市场变化,使得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很不稳定,同时也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七)农畜产品交易市场,特别是畜产品市场的数量和规模发展不足这就导致在生产和需求之间缺乏通畅的渠道,当下游环节发生变化时,生产者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対称,加之农牧业生产的周期性等的影响,使得农牧民因不能根据市场变化而及时进行调整而受损。特别是近两年在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上升、农牧业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的影响下,农畜产品市

7、场出现不稳定,价格波动频繁,涨跌急速转化。(A)农牧业相关信息资源的获取、使用还存在较多问题绝大部分地区对农牧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存在设备简陋、缺乏应用软件、运行经费不足等问题,各地农牧业信息建设工作进展缓慢,不能进行深度开发和广泛的信息服务;相关信息缺乏有效整合,共享程度低,农牧业信息网络主丁平台的优势和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基层农牧业部门信息发布渠道少,农牧业信息无法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广大农牧户;现有农牧业部门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的信息化知识有限,从业人员整体的数量、结构和素质等方面都不

8、能适应推进信息化的要求。二、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基层领导组织治理能力低弱(一)围绕县域展开的城镇化建设水平较低,小城镇无法起到有效转移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对区域经济的引领、服务作用有限小城镇是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二三产业聚集的重要空间载体和依托。内蒙古县域小城镇发展相对缓慢,城镇化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