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视阈下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策略选择

公司治理视阈下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策略选择

ID:46385405

大小:7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3

公司治理视阈下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策略选择_第1页
公司治理视阈下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策略选择_第2页
公司治理视阈下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策略选择_第3页
公司治理视阈下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策略选择_第4页
公司治理视阈下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策略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司治理视阈下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策略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司治理视阈下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策略选择【摘要】目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董事会滥用职权、监事会监管不力、产权过于集中、业绩评估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等等。这吐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组织结构不合理、经营发展不规范、外部法律法规监管不到位、产权市场和相关市场发育滞后。由此所提出的公司治理对策包括:在公司内部治理上,落实监事的监督职能,确保公司治理公开透明;强化公司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公司组织制度建设;在外部治理上,培育产权市场和相关市场,完善对外信息披露制度。【关键词】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屮图分类号1F810.3【文献标识码】

2、A【文章编号11006-5024(2013)05-0174-04【作者简介】张军,南阳理丁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公司治理。(河南南阳473004)经过20多年的发展,金融业完成了从分业经营到综合经营的整体过渡,尤其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大型的国际金融机构几乎都实现了向金融控股公司的和色转变。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主耍参与者,金融控股公司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在我国,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与国际金融业接轨步伐的加快,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也逐渐成为我国金融企业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也十分重视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推广,

3、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目前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予以了肯定,还将其发展上升到了一定的战略高度。然而,从当前情况看,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因而有必要探讨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根源,并进一步给出具体的治理措施。本文即在对该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为决策者提供一定的信息支持。一、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董事会结构不合理从原则上讲,董事会受托于股东,是公司治理的决策核心,通过与经理层Z间制衡关系的建立,最大限度地防止“内部人控制”局面的产生。作为一个重要的机构,金融控股公司董事会的职责之一就是使股东能够通过董事会对公司的

4、管理层施加影响,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股东的权益能够受到保护。由此可知,董事会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整体运营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体制或历史的原因,我国金融控股公司董事会的规模与结构存在诸多痹症。首先,董事长和大多数董事会成员往往是控股母公司和大股东的代理人,而缺少代表小股东意愿的董事会成员,使得董事会的决策更多的是出于维护控股母公司和大股东的利益,而背离小股东的利益。其次,监事会的成员组成内部化,监事职责得不到发挥;独立董事不独立,成为一种摆设或者话语权的附庸,地位尴尬。再次,某些金融控股公司的董事会在履职过程中存在职责划分不清、超越权限的情形,削弱了法人治理结构的制衡作用,等等。(%1)产

5、权过于集中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产权能够起到约束和规范人们之间相互关系行为的作用,使其外部性的内在化激励动机得以实现。可是长期以来,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产权”却与此相悖,产权结构单一、所有者缺位、“委托一代理”关系模糊等问题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们,包括•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Z间,相互制约的机制严重偏离预期的轨道,代理人为了追逐个人利益进行“内部人控制”;委托人因处于信息劣势的地位,难以觉察代理人不诚信的行为;大股东尤其控股股东滥用自身的控股权,通过关联交易等手段,转移金融控股公司的资产;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股东由于“搭便车”心理,自身利益受损的现象较为突出。此外,目前

6、我国山大型企业集团和民营企业共同参股的产权多元化的金融控股公司只占一小部分,但是以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作为主要出资人的金融控股公司却占大部分,即使股份制改造过的金融控股公司,绝对控股的还是国家,该种产权模式采用的是金字塔式的权力支配方式,国家利用地方各级政府这个“大法人”来管理金融控股公司这个“小法人”,使得金融控股公司被迫听从于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被迫参与对金融权力寻租的竞争,造成金融控股公司的所有权虚置、产权约束软化和产权激励缺失。(三)业绩评估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系统完整、科学冇效的评估体系的建立是金融控股公司治理冇效开展的重要环节。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国企业在规范的、有效的、适合的

7、激励工具的选取和运用方面,显得异常匮乏,这是我国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所以即使是近年来金融界的新生力量——金融控股公司,也不例外。在如今的金融控股公司中,董事和大部分经理人员,由于是通过“非竞争”方式产生的,所以也就天生性的缺乏制度性的约束,而由于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相生相灭的,一旦所赋予董事和经理人员的权利远多于义务,激励机制也就在董事和经理人员之间无法产牛效应。结果是,董事和经理人员从自身利益出发,以短视的眼光放弄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关注。这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