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策略

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策略

ID:46381090

大小:7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3

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策略_第1页
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策略_第2页
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策略_第3页
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讨程美华临沂实验中学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课堂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形式,是新课标下的一项重要教学组织形式。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只偏重形式,而没有准确深入理解教学口标的内涵,没有追问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等活动实施的木质问题。木文从实际的物理教学需要,适时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了科学的分组,并建立了合理的评价标准,让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功效。关键词: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实效性、能力新课标侣导“门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

2、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务,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以小组形式开展互助性和促进性学习。它的外显形式经常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我们意识到,在物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能力的培养。但在具体应用时往往偏重于形式,而没有准确深入理解教学目标的内涵;没有追问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是否真止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等活动实施的本质问题。同时,在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往往不是贯穿于整节课的始末,它常常和其他的教学组织形式:诸如教师的演示、讲授以及学生的独立学习相结合。只有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

3、得较好的效杲。基于这一现实,在物理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必须要十分注重实效性。对此,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了一些探索。一.适时分组,有效学习。1.物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生活,寻找实例,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來。物理教学中仅以书本上的知识应用于教学,学生觉得太理论化、很枯燥,获取知识的面有限,针对具体生活应用问题还是一知半解。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内化”,拓展知识面和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课前,教师让学生带着设计好的问题去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料。±于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任务多,时间紧,学生通常不貝备独立完成的条件和能

4、力,这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就很快捷。让小组每个成员承担与其兴趣、能力相当的一部分任务,这样可以使个人的优势最大化,以获得最佳的小组总体效杲。对小组而言,尽可能“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这里的“事”就是学习任务。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小组成员及时通报进展情况,介绍各口的收获,每个小组长把自己小组收集到的有价值的资料、信息甚至成功的实验表演,推荐给全班同学,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这一过程丰富了学生的资料,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才干,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1.物理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个好的物理老师往往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

5、实验。这将为学生学好物理创设良好的实验情景,提供充足的感性体验。但是,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大量的实验,获取每一个数据,课堂教学的时间明显不足,这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小组合作,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如教学《阿基米德定律》一节时,学生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索存在许多模糊认识。仅凭教材中一个实验,学生理解起來非常困难。为此,将此实验由演示变为学生分组探索。首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猜想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索,接下去的环节是验证猜想。动一动手自己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刻学生们品尝成功喜悦的心情更加迫切。

6、八仙过海,各抒己见,集思广益,采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设计出一组组简便合理的实验方案,课堂上人人动手,借助桌上已有的实验器材,一试身手。由于猜想浮力大小与6个因索有关(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物体密度、物体的体积、物体没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要逐个进行研究需要很长时间,一节课的时间根本无法完成上述任务,此时就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有重点地落实以上其中的某两项任务,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进行思维加工,最后曲各小组归纳结论:没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人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冇关,与其它因索无关。即F

7、浮二P液刮粗在小组合作的进程中,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动手能力,科学设想能力,在猜想与实证间建立联系的思维能力,真正发挥了物理小组学习的功效。猜测、实验方案:研究因素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论液体的密度钩码和测力计各一个、烧杯两个、水、盐水①用测力计测出钩码在空气中重量为2No②分别测出钩码浸没在水和盐水中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1.75N和1.72No③计算钩码在水和盐水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0.25N和0.28NO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没液体中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物体的密度体积为10cm的铁柱和铝柱各一个、测力计一个,烧杯一个,水①计测出铁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