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论文文献-基于差距分析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专业论文文献-基于差距分析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ID:46339096

大小:6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2

专业论文文献-基于差距分析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_第1页
专业论文文献-基于差距分析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_第2页
专业论文文献-基于差距分析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_第3页
专业论文文献-基于差距分析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_第4页
专业论文文献-基于差距分析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业论文文献-基于差距分析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差距分析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基丁差距分析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摘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应基于客观调研,站在多角度来进行系统设计和优化。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人才培养调研主体间之间的差距以及人才培养期望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差距,分析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减少差距角度入手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可以较好地进行课程设置及优化。[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课程设置;差距分析[中图分类号J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4-0152-02国家《物流

2、业调整与发展规划》中专门提出耍加快物流人才培养,耍“制订科学的培养目标和规划”,“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强化职业技能教育”。作为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形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重要。近年来关于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日益受到关注,在课程设置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戴裕诫等认为课程应在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分析基础上,与工作任务相对应[1]。刘翠萍提出了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细方向”的课程体系:2]。罗勇认为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必须注重职业岗位群特点和实践能力,并

3、提出了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三个层次[3]。综合耳前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研究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在课程设置和分析方法上的研究不足。二是对课程设置的研究存在着理论推理和主观想象的成分,缺乏客观调研的支撑。三是在课程设置研究的立足点上没能站在不同层次和地区学校及企业等多方角度,造成研究有失全面和系统。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课程设置的科学性,进而也严重影响了课程体系的构建利I人才培养结果,因此I吊要加以足够巫视o1课程设置的差距分析思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引入差距分析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差距分析(G

4、apAnalysis,又称差异分析)主耍用于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减小或消除差距的方法。木文分析的思路是课程设置首先需要通过调研分析,查找不同层次和地区学校及企业等多方Z间存在的人才培养结果差距,通过对上述差距的分析来提出课程设置的改进方案;其次通过对改进方案的效果评估来考察人才培养结果差距区的变化,并根据变化修订调研方案,进行新一轮的调研,如此循环,直至产生最优化的课程设置方案。本文引用的调研数据來自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与资源库建设项目协作组历吋近一年完成的《全国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状

5、况调研报告》[4](以下简称调研报告)。该调研报告选取了153所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和258家物流企业作为调研对象,调研涉及除港澳台之外的全国各大地区。在目前有关公开出版的资料中,该调研报告的调研数据最为全面、可靠、翔实,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2调研主体间差距分析及课程设置原则设计2.1校企人才认知差距一一注重以就业为导向原则根据“果一因一效”逻辑分析,课程设置应根据课程的主要成效区情况,确定冃标指向,否则课程设置乃至课程体系便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课程设置的以就业为导向原则并不是指单方面从学牛就业情

6、况来进行课程设置,而是要从企业人才需求和学生实际就业情况的差距分析入手进行课程设置分析。企业物流岗位人才需求反映了企业对物流人才的主观期望和客观需求。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纶的就业岗位流向则反映了学半就业的主观愿望和客观能力。两者之间的差距,反映了高职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与市场实际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还存在众多主观想象成分,对市场实际需求和课程实际效果缺乏全面和客观的调研。在物流人才缺乏的情况下,报告显示有64.39%的学校有学生去非物流和关企业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人才培养方面存

7、在偏差。因此只有认真进行企业人才需求和学生实际就业情况的差距性分析,才能科学地进行课程设置和调整,真正达到“以服务为宗旨,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2.2院校区域差距一一注重因地制宜原则课程设置的因地制宜原则是指课程设置需要和院校自身实际情况和所处地区物流业发展情况,以及同地区其他院校课程设置情况来综合考虑,避免课程设置上的简单照搬照套,避免人才培养岀现低水平上同质化现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要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来进行专业开发和建设的思路[5]。各地区经济发展和物流业实际情况不同,

8、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状况也不尽相同。另外各地区高职院校在办学规模、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存在差距,因此不同地区的院校在物流人才培养上既应放眼全国也应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因地制宜,避免千篇一律。即使是同一地区的院校,也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木地区人才需求状况,在课程设置上扬长避短、互相配合、互为补充,走差异化发展道路,避免重复培养和恶性竞争。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进行课程设置,避免盲冃跟风,对办出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