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分析辽南技师学院辽宁营口M5200【摘要】中国历史上曾经过无数次疫病的袭击,但从未向西方国家一样一死就死几百个甚至成千个人的,原因于在中医药在防御大疫方面有较大的作用。由于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如今患有糖尿病的人屡见不鲜。糖尿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一旦患上就要终身摆脱不了。虽然科学家们始终致力于糖尿病的研究,但至今尚未找到糖尿病的根治方法。现在医学治疗糖尿病的目标就是使病情长期处于理想或良好的控制中。笔者现分析中药治疗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来帮助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刚刚被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可以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树
2、立正确的治疗理念,在使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疗法,进行多种形式的治疗。【关键词】中药;糖尿病;并发症;分析1•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一旦患上就会终生与之相伴,而且它的并发症可以影响到全身的器官[1],而且,这些并发症的隐匿性较强,早期很容易被忽略,病情显露的时候往往会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和残疾,甚至有许多患者因之而离世。患上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血糖长期增高,导致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且危及身体的各个器官的正常运作。跟据WHO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引起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终牛性疾病。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在
3、得知患病后10年左右时间内,会有35%〜45%的患者至少会发牛一种并发症。并发症一旦产牛,药物治疗很难使病情好转,患者得经常去医院进行化疗等,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2]。因此相关组织进行健康宣传的时候强调要尽早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2.中医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病例患者,男,73岁,患糖尿病和高血压长达三-
4、•年之久。表面症状:面黄肌瘦,声低气短,四肢无力,食欲不振,腹部胀气,脉象微弱,夜晚难以入唾,外加便秘,此为阴虚。体检结果:电解质:K6.2mmol/L;肾功能:BUN14.68mmol/L,CR270.1μmol/L;尿常规:PLO
5、卄+;随机血糖:7.88mmol/Lo对患者根据病情进行西医治疗,一段时间后再体检的结果是::K4.6mmol/L;肾功能:BUN10.61mmol/L,CR201.6μmol/L;尿常规:PLO+。在对患者进行西医治疗的吋候,医务人员结合其病情使用了中药治疗来控制病情,考虑到病人的病情,中医开出药方:制附片30g(先煎),白术30g,姜片40g,白芍15g,茯苓25g,桂枝20g,炙甘草共,剂,每日服1剂,水煎熬,每日分2次服。病人在服药一剂之后每日的排便量稍有增多,身体肿胀疼痛也有所缓解,在三剂药都服完之后,观察发现病人的面部气色明显变
6、好,脉象比之前也有力了,但是食欲没有恢复,仍然胸闷。这种现象正是阴虚转阳复的征兆。滴水石穿飞一日之功,病人有三十年的病龄,仅凭3剂药量就想让阴虚明显好转是不可能的。所以可以考虑在原处方药的基础上对药量进行加减。新处方:制附片40g(先煎),H术25g,生姜片30g,白芍:LOg,茯苓30g,桂枝30g,炙甘草20g,肉桂末8g,砂仁10g(后下),大枣20g,公丁香8g<,4齐U,每日一剂,用水煎熬,一剂分两次服。4剂药量用完后发现患者排便量显著增多,腹部胀气也明显消退,小腿水肿消退,食欲变好,但是长吋间活动后仍会气促,夜里难以入睡,胸闷,脉象略
7、弱。有经验的老中医了解情况后又根据病情对药的成分做了调整,开出来新的处方:麻黄20g,制附片40g(先煎),细辛桂枝30g,白芍生姜15g,大枣15g,炙甘草20g。3剂,每日1剂,水煎,每剂分2次服。在新的处方中医生加入了新的中药麻黃和细辛,有驱寒之效,并叮嘱家属,食欲还转后不可多食。患者在服用一剂的药量之后有微微出汗,胸闷的感觉略有减少,后来又用了两剂,又出了许多汗,胸不闷了,晚上也能好好睡觉了。见到患者的病情好转,医务人员甚是高兴,后来又考虑到病人的年纪较大,所以又改良了新的药方来巩固患者的气血。药方如下:制附片30g(先煎),桂枝30g,
8、白芍20g,生姜25g,大枣炙甘草20g,砂仁10g(后下)。3剂,每日1剂,水煎熬,每剂分2次服。3剂后体健如常。医生建议长期服用来巩固病情。3•中医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原则3.1预防为主原则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产生和治疗都是一个慢性的过程,所以在平吋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平时的生活中要加强注意控制血糖,化瘀通络。高血糖是引发血管病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西医中,把血糖的控制作为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一个主要手段[3]。中医治疗是从化瘀通络方面出发,把活血化瘀和打通脉络贯穿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的始终。消渴症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如
9、果不进行活血化瘀和通络的话,患者在患病后期,舌苔上因经络阻塞出现明显的瘀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预防为主,在疾病未来临之前要做到有效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