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中药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ID:46334477

大小:6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2

中药研究的回顾和展望_第1页
中药研究的回顾和展望_第2页
中药研究的回顾和展望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药研究的回顾和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研究的回顾和展望香港浸会大学杨维益新中国成立后,中药研究成果累累,已有儿十种屮药单体达到较高临床治疗水平,青蒿索治疗疟疾,雷公藤皂貳治疗口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靛玉红治疗白血病,黄连素治疗炎症等。方剂研究获得明显效益,如冠心H号治疗冠心病等.经典方如四君子汤,四物汤,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汤的研究也受重视.口八十年代以来,中药及中药复方的研究进入了史所耒有的繁荣时期,人力,物力的投入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硕果累累,情况喜人。为了促使中药研究的进一步的发展,本文拟对前阶段的研究作一简略回顾,并提出今后的展望。%1.单味药的研究(—)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的研究1986年

2、一1990年,有关人员对123种药材进行品种整理和质量的研究.1991一1995年,又增加了97种中药材的研究。(二)有效部位和单体的研究总的來说,单味药的研究趋丁集中。据富杭育氏报道,1985年以來被研究而发表论文在15篇以上的常用单味药48个.其中,发表论文在40篇以上的有人参,丹参,党参,黄茂,廿草,当归,川茸,虫草,雷公藤,大黄,黄连,牛黄,沙棘,绞股蓝,青蒿等16个。有效的研究涉及30多个,包括人参总皂貳,白芍总貳,黄罠皂貳,枸杞,灵芝,人参商陆,地黄,当归等多糖,细辛挥发油,甘草,淫羊雀等总黄酮,天花粉蛋口等。有效单体的研究约60个,包括川茸嗪,人参皂貳,

3、丹酚酸,牛磺酸,苦参脸,氧化苦参殓,十味子,麝香酗,钩藤殓,异钩藤磴,黄苓试,厚朴酚,紫草素,青蒿素,靛玉红等。(三)证候药理学的研究中药应用多以证候为基础,古人对中药的功能已作了解表,清热等疗效分类.人们对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各类约物作了较全而的比较性药理研究,发现一些带有共性的药理作用.近年來更集中在补益药和活血化瘀药的研究上,占单味药药理研究论文总数的63.8%。其次为淸热药和泻下药占19.2%。十年前曾一度形成研究热点的温里药,理气药和止咳化痰药,已报道较少(理气药的研究丁•近日又有增多趋势)。例如为了说明中药对骨质疏松和骨代谢的作用,有人根据“肾主骨”的理论

4、,从滋阴补肾类中药进行探讨,发现了它们对雏鸡竹代谢具有良好影响。%1.复方的研究(一)研究概况据1991-1993年发表论文统计在1112篇复方药理研究文章中,主要是药效研究,而组成与药效关系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口1986-1995的十年内,资助复方研究85-106项。主要是跖效,药理研究;配伍关系仅4项。上述数据说明复方研究偏重于跖效,药理的应用研究。(二)研究中的发现从已研究的600多个复方的结果说明,复方的配伍不是简单的罗列,不是几个药味的随机并列,也不是同类菊物的累积相加,而是依据中医药理论,有其组方原则和配伍法度。复方中各药物的相辅相成

5、,使全方产生有明显治疗作用而无明显毒副作用的效杲。实验研究亦表明,复方化学成份与单味药的化学成份相比较,不等丁单味药化学成份的相加,可能有新的成份产牛或在煎煮过程中发生一些动态变化.凶此,阐明复方配伍的科学性,不仅有助于开发新药以占领国内外市场,同时也有助于揭示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科学性。研究中的发现有:1・方剂中各药间有协同和/或拮抗的作用。2・中医复方制剂过程中存在复方约味的化学多组分间的相互作用。3.中药复方的生物效用是制剂多组分作丿IJ机体后综合产生的,包括了制剂组分与体内各组分间复杂的相互作川关系。4.方中纱味药量发牛增减,药效功能也随Z变化而成为另一方剂。5・

6、中药作用机理的研究在作用机理方而,人们到中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同一药物在同一剂量下,对机体某机能处于亢进或抑制的不同状态时,均可使之趋向正帘水平的作用。现在人们发现中药方剂具有双重调节作用,即在同一病人时可以采取寒热并用或补泻兼施的方法,说明中药有良好的调节牛理功能的作用.另外,中药虽有T种以上,但临床最常用的不过数I•种。它们在治疗各种疾病的不同阶段均有一些效果。精神因素虽然可能是有效的原因乙一,更有可能的是这几十种中药在调节具有非特异性功能的未知主理调节系统方血发挥著多亜调节作用。三•问题(一)中药理论中药及复方配伍理论中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补泻到及中

7、药复方内费物的君臣佐使,相畏,相恶,相杀,配伍禁忌等都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形成的。如所周知,经验并非真理。上述诸如四气,五味,七情等中药理论,未能经过严格的科学研究加以证实,因而其科学价值尚未确定。随苦岁月的推移和临床经验的积累,人们开始对归经,I•八反等总理不断提出置疑。迄今为止,人们对中药理论少有研究。但是,理论是实践的基础。“皮Z不存,毛将焉附“,建立在尚未确定科学价值的理论基础上的中药或复方研究只能是植物药的研究,不是中药研究。(二)复方研究中的闲境任何一味中药,都具有若干成份,实际上就是一个复方。一味药中的这些成份或复方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