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用与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痛临床对比观察

中药外用与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痛临床对比观察

ID:46334473

大小:6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2

中药外用与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痛临床对比观察_第1页
中药外用与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痛临床对比观察_第2页
中药外用与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痛临床对比观察_第3页
中药外用与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痛临床对比观察_第4页
中药外用与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痛临床对比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外用与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痛临床对比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外用与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痛临床对比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屮药外用与屮药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慢性盆腔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2例,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加外敷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单纯口服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14%,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o结论:中药外用(保留灌肠加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痛疗效确切。关键词:慢性盆腔痛;中药灌肠;外敷中图分类号:R711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7-0027-02慢性盆腔痛是指发生在女性盆腔、腹部、腰砥或臀部的非周期性疼痛,并持续达6个月以上,常引起

2、功能障碍需要药物或手术治疗的一组疾病[l]o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本研究采用中药外用(保留灌肠加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痛患者92例,并与单纯口服中药治疗70例対照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门诊及住院确诊为慢性盆腔痛者162例,均为已婚或未婚有性生活史女性患者,年龄最小24岁,最大48岁,平均35岁;病程6个月〜10a不等;其中经产妇82例,有流产史者98,放置宫内节育器史39例,有腹部手术史者31例。将16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92例,对照组7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冇可比性。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产科

3、学》[2]慢性盆腔痛诊断要点制定。①女性盆腔部位疼痛多与妇科有关,但无周期性;②疼痛性质为慢性,即疼痛的程度明显轻于急性疼痛,经常发作,时轻时重;③病程6个月以上;④10%〜60%的患者检查时常发现不了病变,疼痛程度与病变程度不呈正比;⑤常有盆腔炎、盆腔手术、下腹部手术史。或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或非妇科病引起的某些病史。13纳入与排除标准凡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年龄在24〜48岁者,均可纳入。排除对外敷夯过敏者。2治疗方法21对照组屮药口服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九当归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6g,丹皮6g,延胡索10g,五灵脂10g,枳壳10g,乌药10g,香附10g,甘草6go兼气虚者加

4、黄罠18g;兼气郁者加柴胡15g,郁金10g;兼寒者加小茴香10g,桂枝10g;兼湿者加茯苓15g,泽泻10g;兼热者加蒲公英10g,红藤10go22治疗组221中药保留灌肠自拟方药组成:丹参30g,赤芍20g,桃仁15g,延胡索15g,三棱15g,莪术15go若偏湿热者加金钱草20g,蒲公英20g,败酱草20g;偏寒者加挂枝15go以上诸笏每口1剂,以冷水浸泡20min后,文火浓煎至150〜200mL,将药液冷却至38°C〜40°C,嘱患者取侧卧位,将1次性输液器接导尿管插入肛门18〜20cm,以80〜100gtt/min的速度滴入药液。222屮药外敷方自拟方药组成:透骨草15g,白芷15

5、g,三棱15g,红花15g,当归15g,乳香15g,没药15g,王不留行15go将诸药研成细粉,加入适量温水调均,涂布于2层纱布间,嘱患者取仰卧位,敷于患者下腹部,其上覆盖一层保鲜膜,加热水袋并盖被保温。每口1次,每次30mirio以上2组治疗均在月经干净后开始,每日1次,经期停用。10d为1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妇产科学》[2]慢性盆腔痛疗效判断标准。痊愈:疼痛消失、局部病灶消失,3个月未见复发;显效:疼痛消失,3个月未见复发;冇效:疼痛消失,2周以上未见复发;无效:疼痛未减轻,其至加重。3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

6、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33治疗结果见表1。4讨论近年来,慢性盆腔痛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反复下腹痛、腰砥痛为主要症状,其特点是病因复杂,病程较长,严重影响妇女的身体健康。现代医学认为,其常见病因为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静脉瘀血症、盆腔粘连等。常采用抗感染、止痛、解痉、激素等药物治疗,其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慢性盆腔痛”在中医古籍中无此病名,根据莫症状可散见于“妇人腹痛”、“痛经”、“不孕证”、“癥痕”等疾病屮。本病属于屮医“痛证”范畴。由于妇女经、带、胎、产某方面失常,使气血运行不畅,“久病必瘀”,冲任瘀滞,经脉凝滞,“不通则痛”而发为本病[3]。本研究162例

7、患者的舌质均有不同程度瘀象表现(舌质暗红、紫暗或夹瘀点),从而验证了久病多瘀的病机特点。故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佐以理气止痛。灌肠及外敷方中丹参、赤芍、桃仁、红花、延胡索活血化瘀,三棱破血中之气滞,莪术逐气分之血瘀,透骨草活血利气止痛,白芷祛瘀消肿止痛,当归补血活血,乳香辛散走窜,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行血中气滞,化瘀止痛,没药活血止痛,王不留行活血通经。笏理实验证实[4]:赤芍、桃仁、红花、乳香、白芷具有抗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