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治疗的临床研究

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治疗的临床研究

ID:46325863

大小:6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2

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治疗的临床研究_第1页
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治疗的临床研究_第2页
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治疗的临床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治疗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下颌骨糠状突矢状骨折治疗的临床研究【摘要】丨

2、的探讨治疗牒突矢状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采川手术摘除错位较重的碎骨块及保守颌间牵引治疗技术。结果本组17例傑状突矢状骨折病例。治疗后无继发感染、张口受限、关节强直、咬合紊乱及颜面畸形筹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8年,患者咬牙合关系、张口运动恢复良好;CT片或曲血断层片显示,繰突改建后外形大致止常或略低于止常繰突。结论合理运用手术摘除错位较重的碎骨块及保守牵引技术是治疗髒突矢状骨折切实可行的方法。【关键词】下颌骨撫状突下颌骨骨折为口腔颌血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課状突颈部骨折约占下颌骨骨折的25%[1],而下颌骨骨

3、課状突矢状骨折(sagtittaifractureofthemandibularcondyle,SFMC)目前文献报道少见,亦缺乏系统治疗的资料。1998年1月〜2006年6月我们收治了116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其中经检查确诊为SFMC17例,经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8年1月〜2006年6月共收治下颌骨骨折患者116例,其中牒状突骨折38例,而确诊为SFMC者仅17例,约占本组病例的14.66%,其中男15例女2例,W10〜4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2例,跌落伤5例。1.2临床诊断患者入院后,迅速评佔生命体征,

4、细致检查口腔颌而部损伤,发现有外耳道出血,耳前区肿胀、压痛,咬合关系紊乱,张口受限者,应高度怀疑有傑突矢状骨折(SFMC)o患者首诊科室有可能为其他科室,如神经外科、急症科、耳鼻喉科等科室。如有其他部位严重损伤,应首先抢救生命,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处理颌而部损伤,但吋间一-般不超过1周。从检查效果看,CT冠状位最佳,能清晰显示骨折部位、移位情况及与周围组织、器它的关系,全景曲血体层次Z;17例患者中有10例髀突部分向内下移位,距离原位置1.0〜1.5cm,7例移位不明显。1.3治疗方法根据CT片及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及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治

5、疗方法。木组17例患者屮有10例移位明显,其屮成年人7例,青少年3例,张口重度受限,伴有埶正屮及下颌和骨折各1例,我们选择了7例成人行手术治疗。由于接受手术者均为成年人,采用局部麻醉,部分患者加基础麻醉,沿下颌角下1.5〜2.0cm做一长约4.0〜5.0cm的弧形切口,从下颌角内侧进入,沿升支内侧骨而钝性分离,视野清楚的地方也可锐性分离,术中注意下齿槽神经血管束及颌内动脉[2],避免损伤,因其位置较深,视野不清,操作范围狭小,如损伤止血及吻合神经都很困难。找到游离骨折块后,缓缓向下牵引,分离取出,按常规冲洗、缝合,放置橡皮片引流。术后给予抗牛素、止血

6、药等治疗,48h后可行功能锻炼,局部热敷,伴发须正中及下颌角骨折者给予坚固内固定治疗。4例成人无明显移位者,给予颌间牵引制动,防1上骨折块移位,加重病情,牵引约2〜3周,第1周要强调制动,第2〜3周可动静结合,亦可配合局部理疗。6例青少年患者均为髒突内侧矢状佇折,双侧2例,单侧4例,其中3例骨折块下移,另3例移位不明显。治疗方法:因为10〜13岁的青少年多数为混合才列,故在使川带钩才弓夹板或托椚贴固定时,应注意对新萌出的恒才不宜应力集屮,防止才齿仲长、移位。如单侧SFMC,牙合垫放于患侧磨牙区。双侧SFMC病例牙合垫应置于双侧磨牙区,牙合垫为橡胶皮垫

7、,根据骨折的移位情况,选择不同厚度,如移位在1.0cm左右,选择3mm厚的牙合垫。颌间牵引固定2周以后复查CT,如骨折块接近或达到正常位置,则去除颌间牵引及才弓夹板,但需要进软食避免张口过人。治疗过程屮,需要动静结合,第1周要强调制动,第2〜3周要动静结合,也可配合局部理疗、热敷及药物治疗等方法,以促进骨折愈合。1.4治疗结杲本组17例SFMC患者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后,无感染、张口受限、关节强直、关节弹•响、咬牙合紊乱、颜面畸形筹情况。随访6个月〜8年,咬牙合关系止常、张口度恢复良好,开口型止常,无功能障碍如咀嚼无力、咀嚼疼痛筹。做过手术者,CT片或全

8、景X线片示,牒突改建后,外形大致正常,或略小于正常傑突。青少年者亦未发现髒突双头现象。2讨论1941年Hrdlicka[2]第-•次描述了双傑突畸形,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文献报道例数比较少,牒突分裂的程度由浅沟至两个分离的碟突,两个礫突的方向可能是内外向或前后向。当颌面部受到不同方向、角度和不同力量的打击时,产生不同类型的髒状突骨折[3]o但是在某特定方向,尤其是垂直或向上撞击作用力下,产生的高张应力首先抵达礫突的内极而不是后缘,加之礫突前斜而外1/3与中1/3交界处是翼外肌凹所在,牒突内极的高张应力在颖颌凹结后斜而产生反作用力和翼外反向牵制的合力下,

9、导致矢状骨折,骨折片常也翼外肌一走向前内F方移位;如撞击点在患侧礫突斜对应的颌而部,并具备一定的向上冲顶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