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325428
大小:7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2
《为什麽要念研究所李远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爲什麼要念硏究所李遠哲硏究所和大學的差別:大學所學的是人類已知的學問,硏究所要探索的是未知的學問。我過去三十二年在美國的大學真正的工作是培養硏究生,從1968年開始當教授,在芝加哥及柏克萊的26年裏,所從事的工作都是和硏究生在一起的,最欣慰的是對培養下一代科學家有些貢獻。我是化學物理領域的教授,你們若到美國各大學去訪問,常會遇到我的學生,若問說那個實驗室培養最多化學物理的教授,答案一定說是我的實驗室。孔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培養下一代,我是花了些心血。記得以前每年九月,總會有很多的年輕學生來到加州大學,有的想硏究化學物理的學生,對我的題目很感興趣,就會來和我討論幾
2、次可能的硏究題目。每年我都收二至四位學生,剛開始時,這些學生總是要我告訴他們怎麼做,用什麼方法做。而我總是老實地告訴他們,如果我知道要怎麼做、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我早就做了,這些問題不會留到今天給你。因爲我們各大學做的較好的教授,真的是走在知識的最前面,每天都在推動知識的前進。對於未知世界的探索,可能知道該怎麼走,但並不清楚應怎麼做。新的硏究生剛到硏究院時,是需要有些調適的時間,要認識自己要做的硏究工作是會有很大的疑難,因爲我們是要去未知的世界走出一條路。面對新的同學,我總是告訴他們,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但是我不確定是否是最好的方法。大半的同學都覺得很奇怪,到好大學、跟
3、好教授做題目,但剛開始時卻什麼都不懂,這其實是常發生的事情。我以前每次和我的指導教授討論,教授所能提供的也很有限,有些提供的也不是很好的構想,甚至根本理念有錯。硏究生將會看到自己和教授一起走入未知的世界,在某些方面,教師可能懂的不會比硏究生多,但在其他方面則不然,教授經常知道以前爲什麼沒有走通,以後要怎麼走,而這種經驗在硏究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每年硏究所開學時,我都會感到大學部的教育和硏究所的教育有很大的脫節。最大的原因是明明我們對世界的知識很有限,人類到現在也還是無知的,僅管從事學術工作的人有滿腦袋的學問,但對地球上所發生的事情的瞭解,只是一小部分。當中學的老師們急
4、急忙忙的把人類已知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時,應告訴學生還有許多是未知的,說那些事情是需要探討的。因爲很多硏究生習慣接受人類累積的知識,以爲我們所學到的東西是相當完美的或人類的知識是很多的,會忽略以前所學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在中、小學教小孩時,應以好奇、探討爲原則來帶動學習,才是對的教學方法。若是在學校時只有灌輸,即使小孩是天生的科學家,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以爲該知道的已都知道了,好奇心就沒有了。經過小學、中學、大學時,到硏究所時,探知的動力已被磨損殆盡了O「訓練」是重覆學習已知的事以做的更快更好,「教育」是要培養能力以解決未來的問題。前兩年,我曾經因爲擔任教改會召集人的工作而
5、到全省各地作巡迴演講,這些演講的內容,多是針對國中、國小的義務教育而講的。在演講中,我常提到教育改革要政府解除對教育過多的管制,學校要能自主,真正教改的目的是要把每位學生培養上來。我們目前的教學,只有一個方向,一個進度,會造成有些學生跟不上,以爲自己這裏不行、那裏不行,而失去前進的力量O我們在台灣的教育工作,常常沒有把「教育」和「訓練」這兩件事分開,。若是要教育是教一個人學做人、學待人處事,是要學解決未來的問題訓練一個技術工人,則要重覆訓練。比如說做腳踏車,相同的時間內,熟練的人可以做六部腳踏車,不熟的人只能做一部,前者的生產力是後者的六倍。訓練是已知要如何做的,做的更
6、快,但在求學的過程中,有很多時候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比如說若是我今天要講的內容是分子碰撞、角動量、散射角度,我可以講的很清楚,你們也會瞭解。但若我出些習題給你們做,有些乖巧的人,可能很快會把習題做出,有些人可能要很久,還有一部分的人可能沒有搞通。但較快懂的人,也許成績、分較高,但不表示科學硏究能力較強。就如同在我們受教育的過程中,光是懂沒用,不能快則考不好。我們不是讓學生了解自然現象或是教導他們如何去探求學問,而是給他們很多目回家操練。若是做過、有印象的題目,則會考的很好,否則考不好。從國小起,學生都是在學校受考試訓練,不是受教育。學校在訓練學生以最快的速度解答,而這些問
7、題都是人類已經解決的問題,要學做的快>實在沒什麼了不起。我認識一位大學教授,他的小孩很聰明,所有的問題都會解,但在台灣的國民中學裏,卻是位後段班的學生,因爲考試時,解題太慢。另外有一位教授的小孩也是後段班的學生,到了美國後卻成爲高材生,老師每天稱讚他。這是因爲我們不重視教育而只重視訓練。在座可能有很多人是如此被折磨過來的,若到了硏究生還不改過來的話,尤其想要做一個科學家,前途會很暗淡。「教育」和「訓練」的差別,在硏究生的階段激勵學生學習的最佳方法是教授以身作則、培養學生成功的經驗、硏究群間經常共同討論、彼此學習。我在1967年到68年間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