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补题清代以来的传播研究

乐府补题清代以来的传播研究

ID:46321051

大小:7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2

乐府补题清代以来的传播研究_第1页
乐府补题清代以来的传播研究_第2页
乐府补题清代以来的传播研究_第3页
乐府补题清代以来的传播研究_第4页
乐府补题清代以来的传播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乐府补题清代以来的传播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乐府补题》清代以来的传播研究摘要:《乐府补题》是宋末元初的一•部咏物词集。元、明两代湮没无闻,自清初重新问世以来,这部寄托深远的作品日益引起词坛的广泛关注。和作、拟作《乐府补题》的词学活动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木文特别选取了清代以来四次较大规模、较为系统地唱和、拟作《乐府补题》的词学活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借此梳理该词集自清代复出以来的传播情况。关键词:《乐府补题》清代咏物词传播一、概述《乐府补题》是南宋遗民词人的一部咏物词选,收录了土沂孙、周密、王易简、冯应瑞、唐艺孙、吕同老、李彭老、李居仁、赵

2、汝钠、张炎、陈恕可、唐珏、仇远及佚名一人共计14位词人的37首词作。词人们在五处以五调分咏五题,分别为:宛委山房以《天香》调赋龙涎香;浮翠山房以《水龙吟》调赋口莲;紫云山房以《摸鱼儿》调赋苑;馀闲书院以《齐天乐》调赋蝉;天柱山房以《桂枝香》调赋蟹。《乐府补题》成书于宋末元初,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版本为明正统年间所刊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该书于元、明两代鲜有影响,直到清康熙卜七年(1678)朱彝尊将汪森“购之长兴藏书家”的吴氏抄口本过录后携至京师,由蒋景祁镂板以传,《乐府补题》才重新问世。①《乐

3、府补题》复出后,由于其所蕴藏的幽微的遗民情感、独特的艺术风貌,在清初复杂的历史背景下,顿时引起了广泛的影响,甚至推动了当时词坛风气的转变。之后的清代词坛对于这部词集的唱和、拟作活动t盛不衰,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因为《乐府补题》本身以五调分咏五题的特殊性,也因为收于《乐府补题》中的部分词作也同见于王沂孙、周密等词人的个人词集中,所以本文特别选取了《乐府补题》传播史上四次较有规模(参与唱和或拟作的词人较多,形成词作较为可观)、较为系统(区别于单篇唱和或拟作)的唱和、拟作活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乐府

4、补题》自清代以来的传播研究有所裨益。二、“辇下诸公”对于《乐府补题》的唱和康熙十七年(1678)为了团结汉族知识分子,达到巩固和稳定清王朝统治的目的,康熙帝下令征召I■専学鸿儒,命“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在外督、抚、布、按,各举所知”②。一时间,一大批在海内享有盛誉的饱学之士如朱彝尊、严绳孙、潘耒、李因笃、陈维松、汪琬、汤斌、毛奇龄、施闰章、尤侗等纷纷云集京师。由于赴“博学鸿词科”的多为明代遗民,加之清初与元初异族统治的相%1朱糠尊:《乐府补题序》,《曝书亭集》卷三十六,上海:国学整理社,19

5、37年,第445页。%1赵尔巽等:《清史稿•志八十四•选举四》,北京:中华书局,19力年。同背景,蕴含着深沉寄托的《乐府补题》口然引发了当时士人幽思故国、感慨兴亡的情绪。于是,重新问世的《乐府补题》在众人间引起轰动,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词坛唱和活动。严迪昌先生云:“自康熙十八年以后的十数年中,拟《补题》而群相酬唱的有近百家之多,一代词风因之启变。”①从《乐府补题》的唱和群休来看,既有阳羡派之徐喈风、陈维松,也有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六家词人,也有王庭、尤侗等未受两派影响的文坛前辈。《乐府补题》影响之

6、深远,从此可窥见一斑,正如蒋景祁所言:“得《乐府补题》而辇下诸公之词体一变。继此复拟作《后补题》,益见洞筋擢髓之力。”②严迪昌先生还认为“《乐府补题》的重岀之与浙西词风的盛炽有着命脉相通得重大关系,是探讨浙西词派盛衰史不应忽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甚至于把《乐府补题》和浙西词派的形成联系起来——“《乐府补题》与《浙西六家词》同一年刻成之际,始是浙西称派之时。”③虽然这种观点受到了部分学者的质疑,如葛恒刚在《浙西词派与“拟补题唱和”》一文中即提心“《乐府补题》的复出只是触发了浙派创作风格发生了重要的

7、转向,使浙派转向以咏物为主的创作风格,而并不是浙派开始形成的标志。”④尽管如此,《乐府补题》在清初的复出问世与随后的拟补题唱和活动“确实深远地影响着清词在一个相当t的时期里的发展趋势”。三、厉鹑、查为仁等与《拟乐府补题》《拟乐府补题》是刊刻于清乾隆年间的一部咏物词集,由厉鹑、陆培、张云锦、张奕枢、陈皋、闵华、吴廷采、力"光泰、楼辛奇、查为仁十人唱和而成,共5调41首,分别为:《天香•赋薛镜》8首、《水龙吟•赋漳兰》7首、《摸鱼儿•赋荧》8首、《齐天乐、赋络纬》10首、《桂枝香•赋银鱼》8首。很明

8、显,《拟乐府补题》仿照《乐府补题》的格式,也是以五调分咏五物。词调完全相同,只是所咏之物与前各异。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所咏之物中看出《拟乐府补题》对《乐府补题》的效仿的:薛镜与龙涎香同为贵重器物;漳兰与口莲均为寓意高洁的植②③④召吕刚)0景辿怛同蒋严葛《清词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笫226页(本段未注引文均与此《刻瑶华集述》,《瑶华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8页。《清词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29页。《浙西称派与“拟补题唱和”》,《南京大学学报》,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