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注疏校勘记》校勘方法探析

《孟子注疏校勘记》校勘方法探析

ID:46304670

大小:7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2

《孟子注疏校勘记》校勘方法探析_第1页
《孟子注疏校勘记》校勘方法探析_第2页
《孟子注疏校勘记》校勘方法探析_第3页
《孟子注疏校勘记》校勘方法探析_第4页
《孟子注疏校勘记》校勘方法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孟子注疏校勘记》校勘方法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孟子注疏校勘记》校勘方法探析■哲学《孟子注疏校勘记》校勘方法探析刘瑾辉吴秋雅【摘要】阮元主持校刻《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中的《孟子注疏校勘记》,是清代《孟子》校勘的典范之作。它广收当时可见的诸多版本,对宋代孙爽的《孟子注疏》进行了全面的校勘,有效地运用了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等传统校勘方法z校勘态度严谨z引征广博z乃属精审详实之作。关键词《孟子》;《孟子注疏》;《孟子注疏校勘记》中图分类号:B2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660(2015)03-0118-05作者简介:刘瑾

2、辉,江苏淮阴人,文学博士,(扬州225002)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吴秋雅,江苏宜兴人,(扬州225002)扬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生。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堪称清代校勘的典范之作,其中的《孟子注疏校勘记》亦是清代《孟子》校勘的典范之作。《孟子注疏校勘记》广收当时可见的诸多版本,对宋代孙爽的《孟子注疏》进行了全面的校勘,校勘态度严谨,弓I征广博,乃属精审详实之作,是后人研治《孟子》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是孟学史上不可忽略的孟学著作。校勘是对文献的校对勘正。陈垣的《校勘学释例》在总结前人校勘实践的

3、基础上,将历代校勘古籍的方法归纳为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作为校勘史上的经典之作,《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有效地运用了各种传统校勘方法,并根据具体校勘需要,综合运用传统校勘方法,使校勘结果更精准。本文旨在考察《孟子注疏校勘记》对传统校勘方法的运用。—、对校法:校异同/清源正本—著的传世版本不止一种。对校法就是将这几个版本放在一起进行对校,遇到不同的地方,就把异文记录在底本上,这样人们看到校本的同时,也能对其他本子有所了解。对校是一个获得异文资料、发现错误的过程。陈垣说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

4、或别本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得此校本,可知祖本或别本之本来面目。故凡校一书,必须先用对校法,然后再用其他校法。有非对校决不知其误者/以其文义表面上无误可疑也……有知其误/非对校无以知为何误者。〃〃凡校一书,必须先用对校法〃”说明在校勘四法中,对校法是第一位的,这是包括陈垣在内的前贤在校勘实践中的深切体会。《孟子注疏校勘记》娴熟地运用了此种校勘方法。《孟子注疏》云:〃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X“《孟子注疏校勘记》云: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按宋高宗御书《孟子》石经残本篇题并顶格,不空字。十行本

5、正与之合,盖犹是旧欵。闽、监、毛三本并低一字,非,又篇题下近孔继涵、韩岱云所刻,经注本及《考文》古本无凡几章字,《音义》及足利本有。《孟子》曰:〃或曰:’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缪公。’信乎?〃《孟子注疏》引赵岐注云:"人言百里奚自卖五殽羊皮,为人养牛,以是而要秦缪之相,实然不?”《孟子注疏校勘记》云:以是而要秦缪之相,实然不:闽、监、毛三本同,廖本、《考文》古本〃秦寥作’缪公〃,孑L本、韩本’缪〃下有〃公〃字,〃不〃作“否〃,非。《孟子》日:〃汤始征,自葛载,计征而无敌于天

6、下。〃《孟子注疏》引赵岐注云:〃一说言当作’再字,再十一征,而言汤再征十一国。再十一,凡征二十二国也。〃《孟子注疏校勘记》云:再十一征,而言汤再征十一国:闽、监、毛三本同,岳本下"再〃下有〃出〃字,廖本、韩本、《考文》古本作〃再十一者,汤再出征十一国",孔本与廖本同,无〃出〃字。依据其所列版本目录来看,《孟子注疏校勘记》所引版本共13种,分别为:单经本一种——宋石经残本;经注本八种——北宋蜀大字本、宋本、岳本、廖本、孔本、韩本、日本国古本、足利本;注疏本四种——宋十行本、闽本、监本、毛本。按《孟

7、子注疏校勘记序》所言:"以经注本正注疏本,以注疏十行本正明之闽本、北监本、汲古阁本,为《校勘记》十四卷。”可知《孟子注疏校勘记》以宋十行本为底本,先在各经注本中进行校勘,后以经注本校宋十行本,再以十行本正闽、监、毛三本,校对工程十分浩大。二、本校法:抉异同,正谬误〃本校法者,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此法于未得祖本或别本以前,最宜用之。“本校法是以本著的内容校勘本著,在本著内部找到相应的证据,即注文与注文互校、注文与正文互校、正文与正文互校等。此校勘方法要求全面、准确地把握

8、本著的行文内容,融通全著。《孟子》曰:"前日于齐z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孟子注疏》引赵岐注云:〃兼金,好金也,其价兼倍于常者,故谓之兼金。一百,百镒也。古者以一镒为一金,镒为二十两。〃李学勤主编:《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本),第108页。《孟子注疏校勘记》云:一镒是为二十四两也,故云兼金。一百,百镒也:闽、监、毛三本同,廖本、《考文》古本此十八字作〃镒二十两〃四字,孔本、韩本作〃镒二十两也〃,足利本作〃镒二十四两〃。。按作〃二十两〃乃与《为巨室》章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