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变量法”在中和滴定中的运用

“控制变量法”在中和滴定中的运用

ID:46300176

大小:7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2

“控制变量法”在中和滴定中的运用_第1页
“控制变量法”在中和滴定中的运用_第2页
“控制变量法”在中和滴定中的运用_第3页
“控制变量法”在中和滴定中的运用_第4页
“控制变量法”在中和滴定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控制变量法”在中和滴定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控制变量法”在中和滴定中的运用“控制变量法”是屮学化学实验的核心思想之一,化学计算在每年的高考试题中都占有一定比重,中和滴定作为高考化学计算的热点年年有所创新,三个因素决定化学实验中本内容的重要性。2013年高考,几乎每套题都或多或少涉及中和滴定。现将其考查方式归纳如下。方式一:给出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探究实例,要求辨别或说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例1・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图示意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的变化趋势,其中有关图像的认识错误的是()A反应放热,当酸反应完成后,再加碱,相当于往热水中加入冷水,温度降低B醋酸屮滴加氢氧化钠,酸性减弱,pH增大C酸屮滴加氢

2、氧化钠,相当于弱电解质溶液变成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增加D醋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醋酸发生反应,氢氧化钠开始时为0解析:本题比较全面地考查考生对中和滴定反应过程的认识。中和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在中和反应完成前,逐步上升,反应完成后,再加碱溶液,温度反而降低。滴定过程,随氢氧化钠的加入,溶液酸性减弱,pH增大,在接近滴定终点,pH有个突变过程,同时,反应中弱电解质醋酸被中和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钠,导电能力增加。所以,A、B、C三选项的描述是正确的。该中和反应从开始到中和点,由于加入的氢氧化钠都和醋酸反应了,因此,在这个阶段,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始终为0,不可能像D曲线描述的

3、从0逐渐增加。答案:D点拨:对于中和滴定考点,很多师生沿用原大纲版的考试要求,把大量精力用于训练实验操作步骤、误差分析,这是无用功。新的高屮课程标准对木考点的耍求侧重会辨仪器、会处理数据,重点在原理迁移,重点在会分析滴定曲线,滴定曲线给命题无限的联想空间。方式二:给出需要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探究实例,要求对实验方案或结论进行评价例2•为测定草酸晶体(H2C204?xH20)的组成(即x的值)进行下述实验:A.称取mg纯草酸晶体,将其配成100.OOmL溶液作为待测液B.取25.00mL待测液置于锥形瓶中,用浓度为amol?L-l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有关反应:2KMn()

4、4+5II2C204+3II2S04K2S04+2MnS04+10C02f+8H20(1)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时,酸性KMnO4溶液应装在式滴左管中。(2)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晴应注视观察,滴定终点时的现象变化为。(3)下面是某同学四次实验结果的记录情况滴左次数实验数据1234V(样品)/mL25.0025.0025.0025.00V(KMnO4)/mL(初读数)0.000.200.100.00V(KMnO4)/mL(终读数)15.9515.2015.1214.98V(KMnO4)/mL(消耗)15.9515.0015.0214.98该同学在处理数据过程中计

5、算得:V(KMnO4)(平均消耗)=14X(15.95+15.00+15.02+14.98)mL=15.24mL。试分析他的计算是否合理(填“否”或“是”),如果不合理请说明理由。由上述合适的数据计算出的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由此计算出草酸晶体中结晶水x的值为。解析:(l)KMnO4溶液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皮管,故应使用酸式滴定管盛放。(2)正确地确泄滴泄终点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此眼睛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当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紫红色并在30s内无变化,表明滴定达到终点。(3)观察所给数据知,滴定等量待测溶液时,第一组实验中消耗的酸性KMnO4溶液的体积比另外三组

6、的误差大,因此第一组数据不可靠,应舍去。由化学方程式可得关系式:2KMr)04〜5H2C2042515.00X10-3a3.75X10~2ac=3.75X10-2aF0.025=1.5a(mol?L~l)m90+18x=0.1X1.5a得:x=m2.7a~5答案:(1)酸(2)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紫红色,并在30s内无变化(3)否第一组实验中消耗的酸性KMnO4溶液的体积比另外三组的误差大,因此第一组数据不可靠,应舍去1.5amol?L-lm2.7a-5点拨:在考试中,有些同学遇到一些数据就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木题落脚点是根据数据得出正确结论,难在“说明

7、理山”,难在中和滴定原理的迁移。希望同学们通过本题学会找关键数据、有用数据。方式三:给出需要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而得到的一组实验数据,要求分析归纳实验操作上的一些细节例3.目前流行的关于生命起源假设的理论认为,生命起源于约40亿年前的古洋底的热液环境,这种环境系统中普遍存在铁硫簇结构,如Fe2S2、Fe4S4、Fe8S7等,这些铁硫簇结构参与了生命起源的相关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研究某铁硫簇结构的组成时,设计了下列实验。【实验I】确定硫的质量:按上图连接装置,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后,在硕质玻璃管A中放入1.0g铁硫簇结构(含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