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玉的相关特征及形成机制

大别山玉的相关特征及形成机制

ID:46297065

大小:829.1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2

大别山玉的相关特征及形成机制_第1页
大别山玉的相关特征及形成机制_第2页
大别山玉的相关特征及形成机制_第3页
大别山玉的相关特征及形成机制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别山玉的相关特征及形成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安徽地质2012年——在对同一块样品的内外层作x衍射分析结果中,一石英岩多为蜡状光泽;石英岩因其颗粒大小不同,未发现铁的结晶矿物峰,可能由于总含量很低,衍射呈现油脂一玻璃光泽,较细粒的石英岩为油脂光泽,体现不出。石英颗粒内部不透明尘点有扩大现象,边较粗粒的则为玻璃光泽。缘模糊,说明有氧化或水化等外生变化。在对玉石标3“水草”的形成原因本的新切面和雕件的放大观察中常可见到颜色的不均匀性是由于黄色、红色线状分布的结果。因此可以推大别山玉石中经常可见玉石内部或裂隙面存在树断较均匀的带状分布的外色多由内部铁质氧化形成,状物,俗称“水草”,有水草的玉石往往在市场上价丝状不均匀颜色多由外源浸润形成。格倍增

2、。在对颜色具条带状分布的玉石进行的薄片研究中“水草”,地质上称为树枝石[61,是假化石中的一发现,同一块玉石,红色或黄色部分明显含有较多的种,也称树模石,树枝石,常见于岩石层面或节理面绢云母,其绢云母条带浸染状分布,并强铁染,x衍上,且常沿节理面转折,与化石的的保存情况也不相射与电子探针结果均说明此特点。x衍射图中,黄色同,是一种树枝状的薄膜,很像苔藓和藻类的印痕。其部分见绢云母峰,而新鲜的部分则未见;电子探针成分多为锰的氧化物结晶,也有人认为是Fe或Mn的水结果也证实,绢云母颗粒中含较高的铁质。因此同一合物或胶体【。HuifangXu等2010,认为有些树膜主要块玉石的颜色差异除内外氧化、浸

3、染的外部原因,还由纳米尺度的Mn一(氢)氧化物、铁(氧)氢氧化物、有内部矿物成分的因素,绢云母同石英颗粒间隙相硫酸盐、粘土矿物、钙锰矿、水钠锰矿、针铁矿、非晶比,具有更好的对铁质的吸附性(图6)。铁氢氧化物、蒙脱石、伊利石和石膏等组1。大别山玉中的树枝石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存在于玉石内部的树状立体分布,一类是在玉石表面或裂隙q的树枝石。前者一般立体伸展,富层次感,光片下反at日liI11目_光率较低;后者附着于表面或裂隙面,厚度极薄,具半金属光泽。-奠!■-_■■_一lj..JL回[mh图6同一块标本红色带与无色带的x衍射结果对比(上图为无色带,下为红色带)①石英②绢云母Fig.6Compari

4、sonofX—raydiffractionresultsofredcolorbandandcolorlessbandfromthesamesample:theuppercolorlessband;thelowerredband;1)quartz2)sericite一图7“水草”的特征,左为实物,右为显微图片2光泽及形成原因1.“水草”部分,2.石英颗粒Fig.7Featuresof“waterweeds”:theleftisthematerialobject.大别山玉的光泽有油脂光泽一蜡状光泽一玻璃光therightmicroscopicphoto;1、“waterweeds”part;2)q

5、uartzgrains泽。据张蓓莉t4q997,光泽的形成除矿物种类不同有我们对第一类树枝石进行了光薄片研究,薄片关外,还与组成玉石的矿物粒度相关。对大别山玉的中,水草部分呈淡黄色、黄褐色半透明的物质,充填研究中,按其结构可分为纯玉髓岩、玉髓一石英岩、于石英颗粒间隙,均质,多透明(图7),而无水草部石英岩及硅化角砾岩几种岩性。本文对不同光泽的玉分石英颗粒紧密接触,颗粒间无充填。可见水草为岩石进行薄片分析发现,纯玉髓基本为油脂光泽;玉髓石形成后流体沿裂隙或矿物颗粒间充填形成,并非岩第22卷第3期袁晓玲,等:大别山玉的相关特征及形成机制191石形成之前的植物化石。在斜交“水草”的光片中,2oo3,

6、13(12).【2】昊维平,等.安徽省大别山地区宝玉石资源勘查、开发及利用现状“水草”部分未见高于石英的反射率,并非金属矿物。[J].安徽地质,.2oo7,(1).第一类树枝石具胶体特征,我们认为是未沉淀或[3】王徽枢.贺县次生石英岩一一个黄色玉石新品种[J].中国宝玉石,2006,(2).半沉淀的胶体;第二类为铁质或锰质的胶体经失水或[4]张蓓莉.系统宝石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电荷发生变化产生的沉淀。[5】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x射线粉晶鉴定手册[s】.北致谢:项目完成过程中,得到同济大学亓利剑教京:科学出版社,1978.【6】地质矿产部,地质词典办公室.地质词典

7、(三),古生物地史分册.授、合肥工业大学陈天虎教授、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吴北京:地质出版社,1979维平教授等人的指导和帮助,作者在此表示真诚的[7】B.Chopard,H.J.Herrmann&T.Vicsek,Structureandgrowthmecha-nismofmineraldendrites[J].Nature1991,353,409~412.感谢!【8】HuifangXu,Tianh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