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浅析美国司法规制“媒体审判”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精品]浅析美国司法规制“媒体审判”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ID:46295911

大小:7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2

[精品]浅析美国司法规制“媒体审判”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1页
[精品]浅析美国司法规制“媒体审判”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2页
[精品]浅析美国司法规制“媒体审判”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3页
[精品]浅析美国司法规制“媒体审判”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4页
[精品]浅析美国司法规制“媒体审判”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浅析美国司法规制“媒体审判”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美国司法规制“媒体审判”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浅析美国司法规制“媒体审判”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新闻媒体在对公权力的监督制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素有“第四权力”之称。在司法实践方面,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可以提升司法透明度促进司法公正,但如果是不当和过度的新闻报道,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独立审判,损害司法公正,形成所谓的“媒体审判”。有学者将其界定为“新闻报道超越法律规定,干预影响审判独立和公正的现象……最主耍的特征有:发生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情做出判断、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量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1]笔者认为“媒体审判”是指在

2、司法机关作出生效判决之前,新闻媒体以违背司法规律和超越司法程序的方式,对案情和结果作出判断,进而影响司法审判的现象。英美等西方国家为防范和杜绝“媒体审判”现象发生,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一、“媒体审判”的起源和发展“媒体审判”一词源于英美国家的陪审团制度。陪审团成员由于是没有受过专业法律教育和没有司法经验的普通公民,他们对案件事实作出判断的依据,一方血来自于庭审过程中双方出示的证据、进行的辩论和法官的总结和提示,另一方而则来自于日常生活中感性的生活经验。在这种情况下,陪审团成员非常容易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如果媒体在开庭审判之前对案件做

3、过多的报道和渲染,就有可能影响陪审团的独立判断,进而影响案件的裁决。同时,从控辩双方的角度来看,为了最终获得对自己有利的裁判,双方都希望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倒向自己的一方。正因为如此,为了避免新闻报道对陪审团的评议产生不当影响,对案件审判过程中的媒体报道进行法律规制就尤为必要了。在英国法的“藐视法庭罪”中,藐视法庭行为分为直接藐视法庭和间接藐视法庭O直接藐视法庭行为是指在开庭过程中使用言辞或行为妨碍司法活动,例如对法官使用无礼语言;间接藐视法庭行为则是指不遵守法庭命令,进行破坏司法公正的口头或书面陈述,例如在报纸上发表干涉司法活动的文章。而“媒体审判”就是典型

4、间接藐视法庭的行为。英国法虽然承认新闻报道是自由的,媒体也具有对法庭进行报道和批评的自由,但是干涉司法活动的报道要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一旦案件的诉讼程序开始,新闻媒体报道的自由就必须向独立审判这一公共利益让步。[2]20世纪70年代,英国法律规定对于犯罪嫌疑人除了姓名、年龄、职业以及被指控的罪名外,其他一概不得报道,违者将被处以藐视法庭罪,要被处以罚金或者徒刑。1981年英国通过了专门的《藐视法庭法》,明确规定了传媒以及从业人员不得做出藐视法庭的行为,其中,把关于正在进行中的诉讼案报道构成藐视法庭罪限定于“产生了一种实质性威胁,以至于诉讼过程受到严重妨碍或

5、者损害。”[3]二、谢普徳案在美国,规制“媒体审判”的司法实践有很长的历史。最早在阿若恩(AaranBurr)叛国案和瑞纳德案(Reynoldsv.UnitedStates)中,联邦最高法院确立的案件被影响未公正审判的标准是“陪审员的偏见需令审判有明显的错误”。经过马歇尔案(Mashal1v.UnitedStates)^伊文案(Ivinv.Dowd)和谢普德案(Sheppardv.Maxwe11)后,联邦最高法院确立了“推定偏见”的标准,即由于案件存在大规模的审前媒体报道,从而推定陪审团存在偏见。此后,各地法院开始通过“司法限制言论令”限制媒体在审前对案件

6、的不当公开,但这种做法乂有侵犯言论自由的嫌疑,联邦最高法院不得不在两种权利Z间进行调和。1975年,最高法院通过莫非案(Murphyv.Florida)确立了“全面考察标准”并延续至今,即从审判时的整体情况來判断陪审团是否存在偏见,公正审判是否得到保证。其核心并非是陪审员能够接触到审前报道,也不是陪审员阅读审前报道是否形成了偏见,而是这种偏见的强度是否强大到阻碍陪审员依据证言和法律审理案件的地步。在1954年的谢普徳案中,俄亥俄州著名的外科医生谢普徳怀有身孕的妻子被杀,他被指控为谋杀者。谢普徳辩称口己是无辜的,他的妻子是外人闯入所杀。当时的媒体为了炒作吸引

7、大众眼球,不断制造新闻,一边倒的将谢普徳医&描绘成•位杀人恶魔,以刺激受众的情绪。三个月的密集报道后,谢普徳被捕并被控谋杀罪,而案件的主审法官并没有采取措施保护陪审团不受干扰。最终谢普德被判入狱。后来谢普德不断上诉,屡次被法院驳回。直到1965年,联邦最高法院接受了谢普德的请求,受理了此案,经审理认为当吋陪审团受媒体干扰太大,主审法官也没有采取必要措施保障被告人权利,从而使谢普徳无法得到公止审判。为此推翻了原判决,宣判谢普德医生无罪。[4]这本是一个看起來并不复杂的刑事案件,但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遭遇了新闻媒体肆无忌惮的报道与评论:一是报道被告人在测谎仪前

8、的表现,放大了谢普德拒绝进行测谎测试的情况;二是报道警方调查工作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