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复习及学法指导

期中复习及学法指导

ID:46280243

大小:559.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22

期中复习及学法指导_第1页
期中复习及学法指导_第2页
期中复习及学法指导_第3页
期中复习及学法指导_第4页
期中复习及学法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期中复习及学法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政治学法指导一、单项选择题“再认型”题目,即课本基础知识出现在单项选择题的题干或选择项之中,要求选出最适合题意的一项作为答案,又称“最佳选择题”。有“单一选择题”,如1-5/8-9/11-20/24-25/30-33题;有“组合选择题”,如6-7/10/23/26/29题;有“一材多用选择题”,如21-22/27-28题。选择项有全部正确的,如4/6/7/9/10/13/18/19/20/21/23/24/26/27/28/31题;其他各题的选择项,都有最少一项是错误或片面的。解题方法:依据基础知识,与题干结合,先用排错法,即把本身说法错误的选择项排除;次用排他法,即把本身说法

2、虽然正确、但与题干无关的选择项排除;后用排序法,即把本身说法正确、又与题干有关的选择项,按与题干关系的程度排序。高中政治学法指导一、单项选择题1.排错法如1-C,2-ABD,3-C,5-D,8-ACD,11-C,12-C,14-ACD,15-BCD,16-BC,17-AB,22-C,23-②,25-C,29-④,30-AB,32-CD,33-BD。2.排他法如1-ABD,3-AD,4-ABD,5-AB,6-④,7-①,9-C,10-①②⑥,11-AD,12-BD,13-ACD,16-A,17-D,18-ACD,19-BCD,20-ABC,21-BCD,22-AD,23-③,24-A

3、BC,25-AD,26-③⑤,27-BCD,28-ABD,29-③,30-B,31-BCD,32-A,33-A。3.排序法如4-C.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而A.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承认的,B、D是C的内容,故与题干的关系C>A>B、D。5-C.是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而A、B是唯心主义的具体表现,故与题干的关系C>A、B。高中政治学法指导一、单项选择题3.排序法如4-C.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而A.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承认的,B、D是C的内容,故与题干的关系C>A>B、D。5-C.是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而A、B是唯心主义的具体表现,故与题干的关系C>A、B。9-ABCD都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但C

4、主要是政治学的观点,ABD都是哲学的观点,而B、D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故与题干的关系A>B、D。12-B,题干之意并非发展;13-B>D>A、C。高中政治学法指导二、问答题“再现型”题目,即课本基础知识隐含在题干或材料之中,要求针对题干、结合材料,答出结合材料、适合题意的答案。有“简答题”或“简述题”或“简析题”,如34/35/36题;有“探究”,如37题;有简答或简述或简析性的“辨析题”,如34(2)、37(3)。解题方法:第一步,审题,要求全面、仔细、到位地审阅,首先是题干,其次是材料;第二步,寻找关键词,首先是题干的,其次是材料的;第三步,依据第二步,确

5、定答题所用基础知识范围、考点;第四步,确定答题先后顺序、侧重点;第五步,组织答案。34.属于唯物论;35.属于辩证法的联系观;36.属于辩证法;37(1)属于辩证法,(2)属于唯物论,(3)属于认识论。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绪论-1具体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基本问题二者何为本原存在思维二者有没有同一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基本观点基本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基本特征产生基础可知论不可知论考点:1.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2.了解哲学

6、与具体科学的关系3.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4.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5.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6.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7.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8.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9.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绪论-2)考查本单元考点,主要是单项选择题,如期中考第1-10题,如江苏2008卷第26-27题、2009卷第24-25题、2010卷第24-26题。当然,也会有主观题,主要针对考点3-6,如期中考第34题。一般的形式是提供数则材料,设计成对所

7、属哲学基本派别及其基本形态的判断并进行评析。答题时,必须一一对应地说明哪则材料属于哲学的哪个基本派别及其基本形态,说明不能笼统、模棱两可;评析时必须依据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结合材料,然后进行具体的分析,最后作判断。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绪论-3)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绪论-4)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苏州一中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政治卷34(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何种基本形态?(2).简要评析上述观点。审题干--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