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例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29例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ID:46278844

大小:6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2

29例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防治_第1页
29例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防治_第2页
29例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防治_第3页
资源描述:

《29例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9例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关键词】输液反应【摘要】目的为了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方法对29例门诊输液病人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対可能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及污染途径进行了探讨、分析,作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结论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就必须做到与输液相关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关键词】输液反应原因分析防治临床输液在疾病的治疗,尤其在危垂病人的抢救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耍的作用。而输液反应的发生,往往给病人造成极人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何防止输液反应的

2、发生,是输液室的重要工作之一,现就我院输液室29例病人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防治措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1年8月〜2003年12月间,急诊输液室收治输液病人共计43500人次,有29例病人发生输液反应,发生率0.23%。。其中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1~70岁。点滴抗生素类药物11例,点滴中药制剂13例,点滴能量合剂3例,其他2例。1.2临床表现大多数病人在输液开始20分钟左右岀现输液反应。有的发生衣输液开始1~3小时内。本文中轻型有9例,占31%,出现寒战、全

3、身不适,体温在38°C以下。中型18例,占62%,出现寒战、高热、气促、心率快、头痛、四肢关节痛、恶心呕吐,体温在38〜40°CZ间。亜型2例,占6.9%,除了屮型症状外还出现皮肤苍口、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休克表现。1.3治疗方法立即停止输液,或更换液体及输液器。保留剩余液体及输液用具备查。同吋,肌肉注射非那根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呼吸困难者予氧气吸入,并保持呼吸道通畅。烦躁不安者予鲁米那或水合氯醛,髙热者予物理降温、冰枕以防止脑水肿。反应严重者予().1%肾上腺素0.5〜lml皮下注射,休克者

4、按休克处理。2结果经过上述及时对症处理后,29例输液反应病人的症状、体征在0.5~3小时内逐渐缓解、好转、痊愈岀院,无1例死亡。3讨论输液反应的发生是受多因素、多环节的影响,本文中29例输液反应原

5、犬1,笔者认为与以下儿个方而有关:3.1输液反应与所用药物有关3.1.1药品不纯、产品质量不合格所致,2001年8~9月,我科使用某制药厂生产的双黄连注射液,先后有5例病人发牛输液反应。事后已将同一批药物送药检科检验。调查结果表明,中药制剂微粒超标明显高于抗生素类制剂。微粒超标是中药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Z—[1]

6、。短期内使用同一种药物反复出现输液反应充分说明:1)该制剂在生产过程中可能被微生物污染。2)药品的包装粗附,在装卸、运输、保存过程中造成药品变质。3)某些药物纯度不够、内含杂质或灭菌时间不够及压力不足等。3.1.2与药物配伍不当有关临床上由于输液病人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缩短配药过程,将多种药物抽到同一注射器内再加入输瓶中的操作占90%左右,这样虽然省时、省事,但是,最容易产生配伍变化,使用各种药物的热原迭加,发生输液反应。有的虽然外观看起來没有变化,实际上却可能产生毒副作川或降低药效。临床输液屮,因不合

7、理川药导致加药后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而产生浑浊、沉淀、结晶、微粒等现象时佇发生。如维生索B6与穿琥宁混合后药液会浑浊。氨卞青霉素钠1〜5g和500ml葡萄糖混合,混合液20分钟后呈黄色,2小时效价降低5%〜12%[2]。这是由于氨卞青霉素钠盐的葡萄糖液性质不稳定所致,糖的浓度越高,氨卞青獰钠分解越快。对一组以上的输液病人,每组输液接瓶时,容易忽略间接配伍禁忌问题。如病人输完氨卞青霉素后,接滴环丙沙星注射液发现输液滴管内出现白色浑浊。这是山于间接配伍不当所致。本文中有2例病人因间接配伍不当而发生输液反应。3.

8、2与输液用具有关一次性输液器及注射器都有被微生物污染的可能。口储存期愈长被污染的机会愈高。有的输液器、注射器生产厂家粗制滥造、灭菌未达标、外包装简附,在装卸、运输、过程中常因挤压、破损、漏气而造成热原污染。木文屮有3例输液反应病人是使用同一批号输液器。3.3与配药、输液环境有关环境中的空气、水分、尘土、人体表血、口腔、鼻咽部者都有微生物存在,如杲人员流动频繁、坏境空气消毒不严,不遵守冇关规程都可将空气中细菌和微生物带入药•液而造成污染。有关资料显示“输液环境中带入的微粒是显著的”[3]。静脉输液屮带入微粒

9、的主要表现为:1)联合川药或在同一液瓶内反复多次加药。2)空气不洁引起的微粒。3)开启安甑时落下的玻璃细屑。4)加药时,针头穿刺瓶盖橡皮塞而切卞的橡皮碎屑或瓶盖的蜡样粉末。5)过早加药或药品保管不当等。有实验结果显示:输液室与制剂室在无净化的条件下,取样测定的微粒有所增加。表明输液中微粒污染程度与输液环境因素密切相关[4]。另外,山于操作者不注意洗手、或用不洁毛巾擦手及抹治疗台等造成二次污染。木文中有4例病人的输液瓶内检验出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