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阳教育中考语文总复习计划与策略

鑫阳教育中考语文总复习计划与策略

ID:46272350

大小:6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2

鑫阳教育中考语文总复习计划与策略_第1页
鑫阳教育中考语文总复习计划与策略_第2页
鑫阳教育中考语文总复习计划与策略_第3页
鑫阳教育中考语文总复习计划与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鑫阳教育中考语文总复习计划与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计划及对策九年级中考总复习教研为能在2013年中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特拟定备考计划及较详细的复习策略。我们坚信:有努力才会有收获!成功的机会只给那些有准备的人。一、认真解读《语文考试说明》,明确目标,把握方向。《语文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为了不走弯路,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认为老师自己应该先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应将去年和今年的《考试说明》对比研究,明确考试方向,洞察考试热点,同时学生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学习《考试说明》中所列考项,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使复习

2、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二、深入研究中考试题,探测命题方向。近两年广州市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语文知识和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到课内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作文的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近三年的中考试题,应该怎样分析?现仅就试卷的四大板块简单说明。(一

3、》、语文知识和运用部分。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家名句。近年来,随着中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记诵名句名篇等文化材料对于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一种考查综合性较强的命题越来越受命题者青睐。因此,我们在指导复习时不但要求学生能篇篇背诵,字字落实,还要“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尤其是在平时默写中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明确地告诉学生评分的标准(每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文言文部分。课内文言文考

4、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拨正方向。根据考纲的考査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一般考査常见的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指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纵观2003年至2012年广州市中考文言文选文似

5、乎昭示着一种现象:命题的热点倾斜于“唐宋八大家”之文,短小精悍的写景抒情名篇也成了命题者情有独钟的首选,2012年《唐睢不辱使命》,2011年《唐睢不辱使命》,2010年《爱连说》,09年《醉翁亭记》,08年《陋室铭》,07年《桃花源记》,06年《岳阳楼记》,05年《鱼我所欲也》,04年《曹刿论战》,03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题时要抓关键词句,凭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作答。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

6、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3)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及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5)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二是启示类。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三〉、现代文阅读部分。要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巧。近几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

7、选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抒情议论的散文(时文名文)、一篇自然科技类或生态环境的说明文和一篇散笔式的议论文。因此,在最后复习中,在“随堂练习”选文上应尽量多选取相关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另外,在阅读题目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整体一一局部一一整体”的顺序进行考查。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作答既要体现个性和独特见解,又要较好地忠实于原文忠实于作者的主张。同时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准。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阅读复习中,应该

8、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一一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比如,整体感知类的题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做此类题,答题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