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庸思想对秘书工作的重要作用

《论语》中庸思想对秘书工作的重要作用

ID:46264679

大小:837.9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2

《论语》中庸思想对秘书工作的重要作用_第1页
《论语》中庸思想对秘书工作的重要作用_第2页
《论语》中庸思想对秘书工作的重要作用_第3页
《论语》中庸思想对秘书工作的重要作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语》中庸思想对秘书工作的重要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总第551期管理观察2014年8月第24期ManagementObserver下旬出版《论语》中庸思想对秘书工作的重要作用张钰祥(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卷烟厂,广东广州510385)摘要: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念形成的理论基础。《论语》是儒家思想的源泉,其所奉行的中庸之道,千百年来更是被一代代志士仁人誉为“至德”,推崇备至。中庸思想对当代秘书人员来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论语》为例,阐述中庸思想对秘书工作的重要性,希望对现今的秘

2、书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论语中庸秘书工作借鉴意义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正统思想的儒家文化,在漫所谓“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的“两端”是指对立长的历史长河中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它的两极,只认识其中的任何一极,都将失诸片面。只有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一般价值观念形“叩其两端”,从两极作出优化选择,才能避免这种状况,成的理论依据。中庸是中国认识史上的一个古老的概念。这种正确的选择便是中了。一旦得中,即“致和”,或称“致在古代,中庸被誉为“至德”,备受推崇。在近现代,中和”中庸则被视为明哲保身,横遭非议,80年代以来,为恢1.2

3、过犹不及复中庸的本来面目及其在中国思想史上应有的地位,学过犹不及的含义是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术界对中庸进行了再认识和再评价。许多专家学者认真样,都是不好的。《论语.先进》中记载着孔子和子贡总结关于中庸的研究情况,并且与人类未来,企业员工的谈话。子贡问老师,子张和子夏谁更优胜?孔子说子行为、管理智慧、市场经济、德育教育等课题联系起来,张显得过头,子夏有些赶不上。子贡就问是不是子张强如张珍的《企业员工的行为中庸化与其工作满意度,工一些,孔子的答曰“过犹不及”。过头和不及是事物的作绩效的关系》、田文军的《道德的中庸与伦理的中庸》、两种极端化倾向,或者

4、说两种错误倾向,孔子认为都不彭国翔《(中庸)新论:哲学与宗教性的诠释》等,这足取。“不及”是没有达到“中”,其根源在于太拘谨些研究对进一步深化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深化中西文化和保守;而“过”则是超过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放比较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当前,随纵和激进。所以我们这里讲的中庸之道是有个“度”的,着“国学热”的兴起,人们对儒家文化和中庸思想有了强调一个适度性。一番新的认识和解读。1.3和而不同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调谐状态,叫做1.各种中庸之说“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以君臣为例,孔子主

5、张臣子对君主采取“勿关于中庸原理,从古至今不少名家各抒己见,开展欺也,而犯之”(《论语.宪问》)的态度。所谓犯,了一系列的论战,最具权威性的观点认为中庸之道的要就是提意见。“和而不同”的“和”乃君臣不同见解的旨大体上可从“允执厥中”;“过犹不及”;“和而不同”;协调结果。求中致和不是否定或掩盖矛盾,相反地,要“所贵者权”四句纲领性口诀去领会。通过百家争鸣,容许不同意见充分抒发,融百家之长,1.1允执厥中提高得中的可能性。反之,所谓“同而不和”则是君说可,《礼记》解释中庸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臣亦说可,君曰不可,臣亦曰不可,有不同意见不敢说作者简介

6、:张钰祥(1984-),男,汉族,籍贯:河南省漯河市,工作单位: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卷烟厂,学历:大学本科,学位:文学学士,职称:助理政工师.·53·8下黑白.indd532014-8-2017:06:25政府与公共管理出来,成为君主一言堂,结果非犯错误、出乱子不可。久持续地发展,但是,如果并不实事求是,那一切结果总之,“和而不同”,是承认“不同”,尊重“不同”,都将是空谈,没有实际意义可言。因此,三者是相互联系,在“不同”的基础上求中致和,体现了寻求统一调谐的不可分割的,这样便构成了中庸所追求“合二为一”。精神。在《论语》中,中庸的思想虽然没

7、有明确地指出,1.4所贵者权(君子时中)但在字里行间里却显现出了中庸的内涵。子曰:“君子所贵者权,许多专家也将“君子时中”与之联系起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意思是说,来。中庸之道要求通权达变,因时、因地、因体制宜行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规定要怎样干,也没规定不要事;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富于灵活性,与时怎样干。只要怎样合理恰当,便怎样干。从孔子话语中俱进的决策之道。孔子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知道,干得恰如其分,干得合理恰当,也就是说,以中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章句》)“时中”,就是庸之道干天下的事情。因应不同时机,根据

8、事态以求中。在教育上,孔子曾给《论语•泰伯篇》记载:子曰:“笃信好学,守死予子路和冉由相同的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