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思想在当今现实生活里的重要作用

中庸思想在当今现实生活里的重要作用

ID:23313209

大小:89.62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06

中庸思想在当今现实生活里的重要作用_第1页
中庸思想在当今现实生活里的重要作用_第2页
中庸思想在当今现实生活里的重要作用_第3页
中庸思想在当今现实生活里的重要作用_第4页
中庸思想在当今现实生活里的重要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庸思想在当今现实生活里的重要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说中庸思想在当今现实生活里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加明晰地说明中庸思想以及其重要作用,我们先看一组实际例子。党支部讨论张三同志能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问题。第一种,反对方和赞成方的发言。反对:张三,他凭什么入党,他入国民党去吧,他根本就不是人,还能入党?赞成:张三,这人太好了,现在的党员也不如他好啊,早就该入党了!第二种,反对方和赞成方的发言。反对:首先,张三同志,和我关系也是比较不错的。我声明一点,我的发言绝对保证没有私人恩怨。张三,几年来,在我们单位做了大量的工作,工作学习自己抓的也很紧,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受条件限制,

2、性格上还不够成熟,在处理某些原则性问题上,有时候表现的不够坚定。建议组织对该同志再作进一步地考验,略微延缓该同志入党转正。赞成:我对张三同志的入党问题阐明一下自己的观点,有不正确的地方请大家指正。张三同志是我单位引进的第一批专业人才,年龄比较小,工作热情非常高,积极肯干,并能够主动向老党员学习请教,对党的方针政策学习起来也很认真,很刻苦,能够用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基本上具备了一名党员的条件和资格。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工作经验还少一些。这一点我认为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弥补。我同意组织为该同志转正。不难看出,第一种方式与第

3、二种方式比较,我们大家最容易接受第二种方式。无论是反对还是赞同,无论耍滑头,还是说真话,为什么第二种方式就比较容易被人接受呢?其实,第二种方式就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了中庸思想。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中庸思想其实就是客观规律的反应。因为人是优点和缺点的组合,不会是绝对错误和绝对正确。所以全面地看问题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容易被人接受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我们在处理很多问题的时候,只要是应用中庸思想去解决问题,绝大多数是可以迎刃而解的。那么,什么是中庸?什么是中庸思想呢?《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其

4、实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一语始见于《论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有“宋代孔子”之誉的朱熹曾对中庸之中”的含义有过这样的解释:“中只是个恰好的道理”。可见,中庸即是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遵循适度原则此,可以把中庸的高明之处理解为寻求平衡的智能。《中庸》说:

5、“‘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什么叫中?不是中间,不是折中,而是合乎道,遵循道。什么是道?《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也就是合乎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叫做道。为什么说中是天下“正道”?因为天下万物原本就是循道的,自然原本就是有规律的。什么是庸?就是不易,或者说不变。而不是平庸、不冒尖。世界永远是遵循自然规律的,这种不变的特性就是庸,所以说是天下之定理中庸之道是客观规律,是哲学思想。无论对国家,对个人,无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论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当今

6、人们的生活中,都在自觉不自觉应用它。只是我们有许多人不认识,或者对其本质不了解,没有感觉出它的重要作用。一、中庸的基本思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率性之谓道”

7、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

8、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心,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