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 5100-2019 国境口岸卡萨诺尔森林病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

SN∕T 5100-2019 国境口岸卡萨诺尔森林病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

ID:46263966

大小:3.51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2

SN∕T 5100-2019 国境口岸卡萨诺尔森林病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_第1页
SN∕T 5100-2019 国境口岸卡萨诺尔森林病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_第2页
SN∕T 5100-2019 国境口岸卡萨诺尔森林病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_第3页
SN∕T 5100-2019 国境口岸卡萨诺尔森林病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_第4页
SN∕T 5100-2019 国境口岸卡萨诺尔森林病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SN∕T 5100-2019 国境口岸卡萨诺尔森林病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犐犆犛11.020犆62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犛犖/犜5100—2019国境口岸卡萨诺尔森林病病毒实时荧光犚犜犘犆犚检测方法犇犲狋犲犮狋犻狅狀犿犲狋犺狅犱犳狅狉犓狔犪狊犪狀狌狉犉狅狉犲狊狋犱犻狊犲犪狊犲狏犻狉狌狊犫狔狉犲犪犾狋犻犿犲犳犾狌狅狉犲狊犮犲狀犮犲犚犜犘犆犚犪狋犳狉狅狀狋犻犲狉狆狅狉狋狊20190903发布2020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犛犖/犜5100—2019前言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杭州

2、富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雪征、张丽萍、杨烨、胡孔新、孙肖红。Ⅰ犛犖/犜5100—2019国境口岸卡萨诺尔森林病病毒实时荧光犚犜犘犆犚检测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国境口岸卡萨诺尔森林病病毒检测的生物安全要求、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标本的处理,卡萨诺尔森林病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国境口岸入出境人员携带卡萨诺尔森林病病毒的核酸检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3、适用于本文件。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WS/T230临床诊断中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应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5号)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管理办法(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卡萨诺尔森林病病毒(犓狔犪狊犪狀狌狉犉狅狉犲狊狋犱犻狊犲犪狊犲狏犻狉狌狊,犓犉犇犞)该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的哺乳动物蜱传病毒组,于1957年被发现,源自印度纳塔克

4、邦卡萨诺尔森林病死的猴子身上。自那时起,每年有400~500人类病例被报道。该病的症状包括高热与额叶头痛,伴有出血症状,如鼻腔出血、咽喉出血和牙龈出血,以及胃肠出血等。蜱为主要传播媒介,可引起发热、出血、肌痛和脑炎,死亡率为3%~5%,主要分布在印度西部地区,我国研究人员从1989年采集的一名发热患者血清标本中分离到Nanjianyinvirus后经分子生物学等方法鉴定为KFDV的变异株,提示在我国云南横断山脉地区曾有KFD的发生。3.2实时荧光犚犜犘犆犚狉犲犪犾狋犻犿犲犳犾狌狅狉犲狊犮犲狀犮犲犚犜犘犆犚实时荧光RTPCR方法是在常规RTP

5、CR的基础上,加入一条特异性的实时荧光探针。该探针为一段寡核苷酸,两端分别标记一个报告基团和一个淬灭实时荧光基团。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实时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PCR扩增时,利用Taq酶的5’3’外切酶活性将探针酶切降解,使报告实时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分离,从而实时荧光监测系统可以接受到实时荧光信号。每个反应管内的实时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用Ct值表示。1犛犖/犜5100—20193.3犆狋值Ct值是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DEPC:焦碳酸乙二酯(diethylp

6、yrocarbonate)FAM:6羧基一荧光素(6carboxyfluorescein)BHQ1:黑洞淬灭基团(blackholequencher1)5检测对象出入境口岸发现的可疑病例。6实验室生物安全和犘犆犚防污染要求按照GB19489、《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和《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的要求,相关材料的生物安全要求如下:———卡萨诺尔森林病病毒危害程度分类为第一类;———实验室应遵循GB19489和WS233,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Ⅲ级(BSL3或ABSL3)实验室内进行,灭活

7、材料在生物安全Ⅱ级(BSL2)实验室内进行;———卡萨诺尔森林病病毒感染性材料运输包装分类为A类,UN编号为UN2814;———使用过的实验用品应遵照GB19489对废弃物的处理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疑似卡萨诺尔森林病病毒材料的包装及转运应符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45号令;———PCR防污染措施按照WS/T230的规定执行。7仪器本方法使用的主要仪器如下:———实时荧光PCR仪;———超净工作台;———二级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锅;———低温高速离心机:最大离心力20000s:———漩涡振荡器;———冰箱:4℃、-20℃和-70℃;——

8、—移液器:10μL、20μL、100μL、200μL和1mL;———恒温水浴锅;———无菌注射器。8试剂本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