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研究問題與研究架構-網路系統組

第一章研究問題與研究架構-網路系統組

ID:46247988

大小:148.62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11-22

第一章研究問題與研究架構-網路系統組_第1页
第一章研究問題與研究架構-網路系統組_第2页
第一章研究問題與研究架構-網路系統組_第3页
第一章研究問題與研究架構-網路系統組_第4页
第一章研究問題與研究架構-網路系統組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研究問題與研究架構-網路系統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硏究問題與硏究架構伴隨著八O年代末期台灣民主轉型的發展,“民間社會”這個辭彙逐漸浮現在各種政治與社會文化論述中'探討它的“興起"、“復甦"、“覺醍”。民間社會首先使我們聯想到歐美現代社會的圖像,它是現代性的傲人成就,建立在尊重個人自由與權利的前提之上。因此,談到台灣的新興民間社會,就是指出了晚近各方面的現代化過程,無論是在政治的民主化或社會的多元化。我們把1986年當成一個起點'這一年至少有兩件大事値得注意。首先'政治上'戰後第一個反對黨正式成立,而何名正言順地參加年底的選舉。其次,社會上,一群鹿港居民基於善良的願望:保護歷史古鎭免於污染破壞'站出來反對美商杜邦

2、二氧化欽設廠計劃'並組織反公害協會與政商結構對抗。反對運動與環境運動當然不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但就在1986年,民間長久以來受抑制的社會力如洪水般爆發出來,自力救濟風潮此仆彼起,將台灣社會推向一個不可知的未來。如果將過去的民問社會比擬爲一個發育不良、萎縮畸形的個體,那麼1986年則代表了關鍵性的突破,民眾不滿的情緒瞬時被激盪出來,匯集成勃興的社會力,開始爭取被剝奪的權利。“復甦''是相當貼切的比喻,突然告別沈睡狀態的民問社會是如此激動,怨慰是如此無所不在,在各個議題上,舊體制下的受害者紛紛採取激烈的抗議手段,起而控訴四十年來社會的不公不義。時至2000年的今日,回顧這

3、一段歷史,一個共I司的看法是,八O年代的狂飆氣氛已遠逝,執政當局與反對派的衝突緩和許多,大規模警民流血對峙,如五二O事件,將沈澱在歷史的記憶裡。的確,走過激情的年代,許多街頭鬥上紛紛洗盡草莽氣息,換上了西裝革履,並躍升爲主流意見的代言人。抗議行動從武鬥轉爲文鬥,從體制外走進體制內,這種改變對民間社會來說具有什麼意義?其蛻變的動態過程乂是如何?脫胎換骨的民間社會究竟呈現什麼樣貌?本論文將以這股被釋放的社會力爲核心,探討氏主轉型與民間社會的互動關係。在這段過程中,由於環境運動的規模浩大,蔓延迅速,並且較具持續性,因此我們選擇以環境運動的發展,來檢視民間社會的成長軌跡。第一

4、章我們將先討論不同硏究社會運動的途徑,以釐清自己的硏究方向。其次,我們會對環境運動定位,並說明我們側重的層面。最後則處理關於硏究方法、資料來源、硏究文獻等問題。第一節研究對象:環境運勤在台灣Environmentalmovement/environmentalism一般在台灣稱爲環保運動,在本文中,我們稱之爲環境運動,原因在於所謂的環保,著重於保有自然資源與環境,以避免開發破壞。這種保護似乎意味著消極的阻止,反對一切人爲的介入。事實上,晩近的環境運動受生態學思潮啓發,強調重塑人與自然的關係,而不再只是保衛既冇的束西。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提出了一個重要的

5、槪念,也就是“永續發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強調經濟成長的關鍵在於資源的持續利用,避免環境與經濟的無益對立(Bakeretal.1997:3-4)。在台灣的一些環境爭議個案之中,環境團體已經了解到一味地反對開發,對於地方弱勢居民而言,並非符合環境正義的原則。因此,符合生態原則的發展替代方案也開始被推廣,問題不再是環保與經濟發展的兩難,而是如何從不同發展可能中進行抉擇。生態觀光產業,作爲一種不傷害環境,但是卻又能繁榮地方的發展策略,在台灣某些地方開始蓬勃興盛。因此之故,我們選擇了環境運動這個較爲中性的名稱,以包容更多的可能性。在此,我們先爲

6、環境運動下個初步的定義。如果要發揮社會運動這個槪念的分析效用,我們應該拒絕將它視爲一個經驗的範疇,只歸納一切被一般大眾稱爲運動的束西(Meluccil996:28-9)。社會運動一詞是特指具有抗爭性的(contentiouspolitics)集體行動,也就是說,社會運動所提山的集體宣稱必然與其他團體的利益相違背,如果其宣稱要實現,也將造成結構性的改變(McAdam,TarrowandTillyl997:143)。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需要將目前台灣所泛稱的環境運動進行分析上的切割,以凸顯我們的硏究範圍。環境議題可以從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與消費過程來討論。涉及生產過程的環境

7、議題展現在生產者與當地居民的關係上,廠商經常輸出污染物與廢棄物,直接將生產成本轉嫁給當地居民,而節省下的防污費用則成爲資本家的超額利潤。這種生產層面的環境議題有著高度的抗爭性,常見的場景是圍廠、擋路、搗毀設備等等。對此,環境團體的目標在於修正資本主義,使其資本積累的過程不致於破壞環境,以符合永續發展的理念。這種類型的環境運動使得阈家與民間社會處於對抗的格局之中,一方面,國家精英要確保資本積累的速度維持在一定的水平,另一方面,對於來自民間的環境要求卻不能不顧,這兩者之間的落差,常成爲民間環境團體的訴求重點。在資本主義的消費過程中,環境議題便不是那麼具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