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243856
大小:116.75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9-11-22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建构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e: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不断变化和快速增长,知识的有效期在变短并易被淘汰,使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代各种挑战要求培养创新人才,要求学生从重复性学习转变为创造性学习,从学会服从转变为学会思考,从个人学习转变为协同学习,从单一技能转变为多种技能,这就需要有生气、充满智慧与活力的课堂。而传统课堂明显存在的局限性已跟不上吋代的步伐,满足不了现实提出的新要求,甚至与时代的发展和悖,由此一种新的课堂的构建乃成为势所必然。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和各科新课程标准的下发,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前期大量的工作诸如从课程标准的制定到新教材
2、的编写,从实验区教师的“通识培训”到国家级实验区课程改革的实验探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口2002年秋始,省级实验区在全国的铺开,使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启动。可以说这次新课程改革对学校生活的冲击是全方位的,特别是对课堂教学的冲击是较大的。在一定意义上,所有这些工作最终还要在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表现出來。因此研究课堂教学将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耍课题。较Z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我们需要对课堂的概念重新界定,对课堂内涵进行深刻挖掘,对课堂教学活动重新规划,对课堂教学屮师生关系重新规范,从而构建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因为唯有新课堂,才能展示新课程,才能承载新课程实施的任务,也
3、才能真正实施新课程。木文拟从课堂的基木概念入手,阐述-种新的课堂理念,即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一种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创立良好课堂环境,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通过促进课堂交流,保持积极的课堂互动,促进课堂活动的有效展开;通过激发课堂活力,促进知识创生,为学生的持久发展创造条件,因为课堂活动的最终口的是促进学生的持久发展。在这种新的课堂中,教师如何与学生进行教与学的互动,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生存都有一种新的诠释,以期在新课堂中建立师生互教互学的一个真止的“学习共同体”。另外,新课程在经历着理想课程形态、文本课程形态、实践课程形态和经验课程形态的历程。因此本文努力呈现这个
4、历程屮“课堂层面”的变化,即通过新课堂行为的实施,首先从梳理“课堂”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入手,在课堂活动小整合“新课程”,在课堂教学屮显现“新课程”,通过一个新课堂的构建,实现新课堂面貌的变化,实现教育理论对新课程改革的支持功能。当我们“走进新课堂”的时候,才可以说真止“走进了新课程”;当我们通过“新课堂”来展示“新课程”的时候,才可以说,真正实施了“新课程”。⑴目录:中文摘要i英文摘要iii引言1一、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的设想2(-)课堂与课堂教学2(二)新课堂的功能5(三)新课堂功能实现的制约因素7(四)新课堂的主体9(五)新课堂的生命观10(六)新课堂的社会定位12二、新
5、课程理念下课堂的建构13(一)新课堂的空间13(二)新课堂中的互动关系15(三)新课堂教学方式181、自主学习182、合作学习203、探究学习21三、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的管理22(一)课堂管理的重新思考22(-)课堂中新型师生观的构建2329303434(三)课堂教学资源的管理和利用26(四)让学生共同管理课堂(五)课堂屮问题的预测与应对四、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必要性(二)课堂教学评价的新理念351、为了学生的成长而参与课堂评价362、引导学生自我评价393、为了教师的发展而评价41注释45主要参考文献46后记49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0中文摘要:近
6、些年来,各国都在致力于改进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等方面的变革,因而也在广泛地进行着课堂管理变革的尝试。这些变革使得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使课堂的真实意义得以大大拓展。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第二阶段的结束,去年秋天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实际上,新课程推进的主战场应该是H常的、平凡的课堂。前期做的大量工作,也都是通过课堂教学表现出来的。课堂作为教学的最基本、最常见、最细小细胞,如果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新课程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只能外在丁学校,外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具体行为。可以说,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木途径,也是检验新课程是否落到实处的最根木的标准。
7、人们对课堂的认识已不再停留在是一个教学活动的场所,而是一个教师、学生及环境之间形成的一种互动的、充满生机的系统整体。因此,研究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新课改的-•个重要课题。木文从课堂的基木概念入手,贯穿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阐述了-•种新课程理念下课堂建构的设想。在这种新课堂中,对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与课堂教学进行了重新定位,分析了课堂的功能以及影响课堂功能的制约因素,阐述课堂的生命观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课堂也就成了学生成长的地方,同时也是教师提升教学专业化水平的地方。新课堂的建构着重从物质层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