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241615
大小:164.05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1-22
《山东省特色名校建设方案之酒店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项目八酒店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项目负责人:一、建设基础(一)专业建设背景1.区域产业优势XX市地处山东省西部,毗邻省会济南和“黄蓝”经济区,其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政务旅游都有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全市旅游收入出现显著增长。在《XX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XX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两大主题,到“十二五”末,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0亿元,酒店业作为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趋势会越来越好。此外,XX市在“一五二”基地建设中,提出大力发展
2、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等产业。地域优势不仅为酒店管理专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也为专业建设创造了天时地利的条件,为建立酒店管理教学和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见习、组建专兼职师资队伍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2.人才需求分析作为旅游市场的支柱产业,一方面酒店业对专业人才尤其是对酒店中基层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而现有的酒店人才培养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酒店企业为了增强竞争能力,也迫切需要既具有专业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又熟知酒店企业的运作规律、同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型管理人才。在这一背景下
3、,依靠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来培养酒店企业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服务和管理人才,可更好地满足酒店行业尤其是XX市酒店行业的人才需求,助力旅游业经济乃至区域总体经济的发展。通过2010年、2011年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当前XX市酒店及相关企业达100多家,但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学历结构不尽合理,专科学历以上、具有一定管理素质和经验的专业人才不足600人,每年高端技能型酒店人才需求近800人。酒店管理专业既要担负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又要承担培训酒店从业人员、提升从业者素质的任务。(二)专业基础酒店管理专业开
4、设于2006年,已有毕业生4届,在校生124人;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兼职教师10人;拥有校内实训室8个,校外实训基地21个;校级精品课程6门。1.校企合作初见成效先后同净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蓝海酒店集团、京都信苑饭店、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钓鱼台国宾馆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顶岗实习和就业、订单培养、阳光助学工程、教师业务实践、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员工培训等工作,具备了一定的校企合作基础。2.实施了“实境镶嵌,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实境镶嵌,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酒店管理综合实训中心为平台,教师
5、在真实或仿真工作环境授课;依托阿尔卡迪亚国际温泉酒店等企业,将部分课程内容外置于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中;同时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紧密结合,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相融合,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3.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建设和项目导向课程改革取得一定成绩以服务XX市旅游产业发展为宗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构建了以岗位能力为本位、以素质培养为重点的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基本实现项目导向,初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通过校企合作、虚实交替组织教学。注重过程考核,加强教学监控。现已建设院级精品课6门,学
6、生在市级、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中取得较好成绩。表5-8-1-1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及教师近三年获奖情况4.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绩本专业现有教师26人,其中专任教师16人、兼职教师10人,专兼教师比例为1.6:1;专任教师中11人有企业一线岗位工作经历,且拥有中高级酒店从业资格证书、茶艺师证、调酒师证、营养师证等职业资格证,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68%;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0人,达63%;校级优秀教师2人,骨干教师2人,基本满足教学需要。5.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本专业现有餐饮实训室、客房实训室、前厅实训室、茶艺实训室、礼仪
7、实训室等8个校内实训室,基本能满足校内实践教学的需要。以这些实训室为基础,建立了“中、高级客房服务员职业资格鉴定基地”、“中、高级餐饮服务员鉴定基地”、“中、高级前厅服务员鉴定基地”及“星级酒店服务人员培训及鉴定基地”。我院建有蓝海集团、威海金海湾国际饭店、上海世茂皇家艾美酒店、净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威斯汀大酒店、北京京都信苑饭店等校外实训基地21处。6.社会服务能力逐年提高本专业结合专业及课程特点服务社会,发挥了社会培训基地、实训基地和师资优势,开展了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职业培训,近年来为东苑宾馆、阿尔卡迪
8、亚国际温泉酒店等XX市和周边地区酒店及相关服务业培训员工2000多人次,年均培训300多人次,每年开展职业技能鉴定90人次以上。1.毕业生社会声誉好本专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初次就业率达100%,专业对口就业率达90%以上,学生就业层次逐年提升。毕业后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用人单位普遍对毕业生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