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238482
大小:60.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22
《永川总规5.2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永川市城市总体规划(初审稿)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2004.5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战略第三章城市性质与规模第四章城市空间发展结构第五章城市用地布局第六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第七章生态保护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估第八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九章城市风貌规划第十章工程管网规划第十一章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第十三章分期建设规划第十四章规划实施与管理第十五章附则附表:永川主城用地平衡表双竹组团用地平衡表大安组团用地平衡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背景第二条规划依据第三条规划范围本次规划城市建设区范围包括永川主城区三个街道办
2、事处和双竹、大安两个城市组团,城市建设区用地总面积约为56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为上述三个组团的行政区范围,总面积约为202平方公里。永川主城区范围东至观音岩山脉沿线外环东路沿线与渝隆路交汇处,南至蒋家山脚外环南路与永师路交汇处,西至外环西路与成渝高速公路交汇处,北至成渝高速公路沿线、箕山山麓南侧,用地面积约为42平方公里。双竹组团城区范围东至双凤老镇区,西以永师路为界,南至卫星湖水库,北至小竹溪河,用地面积6.75平方公里。大安组团城区范围东至现有老镇区边缘,西至跃进水库,南至新渝隆路以南约800米,北至现有工业区以北山角,
3、用地面积6.95平方公里。第四条规划年限规划期限为:2003-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3-2007年,中期为2008-2012年,远期为2013-2020年,规划成果以远期2020年为主。第五条规划层次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第七条规划原则第八条本次总体规划修编重点1.建设用地的选择与拓展2.城市内部交通体系的改造与完善3.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4.城市地质灾害地段的避让与治理5.城市风貌与山水园林景观的塑造6.协调城市发展的时序关系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战略第九条发展态势分析第十条城市发展目标到2020年,确立永川在川渝经
4、济带上的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成为渝西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形成与之相匹配的城市功能布局及基础设施体系,使之成为经济、文化繁荣,科技、信息、商贸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城市。第十一条城镇化发展战略1.政府职能转变2.土地制度创新3.完善户籍制度第三章城市性质与规模第十二条城市性质定位永川主城城市性质定位:川渝经济带上的区域中心城市,渝西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生态环境优良的山水园林城市。双竹组团城市性质定位:重庆市中心镇,永川市城市组团之一,以发展生态旅游、职业教育、高档居住和食品工业为主,生态环境优良的现代化小城
5、镇。大安组团城市性质定位:重庆市中心镇,永川市城市组团之一,以发展节地、节水型低污染工业和商贸物流业为主的现代化小城镇。第十三条城市人口规模近期:2007年人口33万人;中期:2012年人口40万人;远期:2020年人口50万人。第十四条城市用地规模近期:2007年城市建设用地32.08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97.2平方米;中期:2012年城市建设用地4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远期: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56.2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12.4平方米。第四章城市空间发展结构第十五条城市空间拓展理念1)可
6、持续生长的城市2)适宜人居的城市3)区域的城市第十六条城市空间拓展战略第十七条城市空间格局永川城市空间结构是:“以主城为核心,做强做美中心城市,拓展永川两翼,加快双竹组团以及大安组团的城市建设,形成一体两翼、间隔分布、多层次、组团式的城市空间格局。”第十八条城市远景发展规划永川主城远景重点向西面青峰方向发展,在西面建设新的城市中心;双竹组团远景重点向东面发展,大竹溪河绿化带贯穿城市;大安组团远景重点向西南方向发展。三个城市组团间通过观音岩和蒋家山两个生态绿化隔离带进行分格,形成组团式绿心城市。第五章城市用地布局第十九条总体布局原
7、则第二十条居住用地布局第二十一条工业用地布局第二十二条公共设施用地布局第二十三条行政办公用地第二十四条商业金融用地第二十五条教育科研用地第二十六条医疗卫生用地第二十七条文体设施用地第二十八条市场用地第二十九条仓储用地布局第三十条对外交通用地布局第三十一条绿地布局第三十二条近郊综合发展规划第六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第三十三条对外交通体系以“半小时永川”为目标,加强公路、铁路、水运几种运输方式的整合,形成以主城区为枢纽,近郊组团和中心镇为节点,干支衔接、畅通便捷的对外交通体系。第三十四条城市交通体系构建与现代化大城市地位相协调的城市交通
8、体系,重视城市各功能区及组团间的快速交通网络建设。第三十五条城市道路骨架规划第三十六条广场及停车站场规划加快交通站场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逐步扩大港湾式车站,提高公交客运能力,公交站点的设置应考虑到居民日常的步行距离。完善静态交通体系,加强社会公共停车场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