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石隧道监控量测分析总结

雷公石隧道监控量测分析总结

ID:46219614

大小:237.5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1

雷公石隧道监控量测分析总结_第1页
雷公石隧道监控量测分析总结_第2页
雷公石隧道监控量测分析总结_第3页
雷公石隧道监控量测分析总结_第4页
雷公石隧道监控量测分析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雷公石隧道监控量测分析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湘桂铁路永州至柳州扩能改造工程XG-1标雷公石隧道监控量测分析总结中国中铁编制:审核:中铁五局湘桂铁路扩改工程I标指挥部二OO九年十二月湘桂铁路雷公石隧道监控量测分析总结李素谷谷湘泉(中铁五局湘桂一标第一项H部)摘要:H前铁路隧道的设计理念是:女全、环保,尽可能少的破坏原始地貌,隧道一般遵循“早进晚出”,所以隧道的进口和出口埋深都比较浅。为保证工程的安全进行,质量可靠,监控量测是沌工中重要的一个工作。本文阐述了京沪高速铁路三标段金牛山隧道监控量测的施测方法,拿握围岩动态和支护工作状态,综合分析监控量测,从而及时调整隧道的支

2、护方案,保证围岩稳定和施工女全。关键词:监控量测、拱顶沉降、水平收敛、地表沉降、全站仪、电子水准仪、非接触测量1工程概况雷公石隧道位于湖南省东安县境内,隧道长为358m,隧道内为5.8%o下坡。隧道开挖半径为7.06叭净空高为11.95,处于丘陵缓坡地带,地形起伏较大,围岩大部分为III、IV、V类弱风化围岩。隧道进口的最小埋深只有2.Im,Th于隧道的进口和出口埋深较浅,所以在进口和岀口45m施工范围内采川双侧壁导坑法施工。2监控量测的目的由于雷公石隧道围岩复杂,为保证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监控量测工作非常必要。在

3、隧道施工过程中,用现场量测的数据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状态进行检测,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准确性,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设计参数的调整提供依据,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监控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积累量测数据,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是确保施工及运营安全、指导施工程序、便利施工管理的重要手段,临控量测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施工工序。通过量测了解该工程条件下所表现、反映出来的一些地下工程规律和特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或工法木身发展提供借鉴、依据和指导作用。3监控量测的项目(1)洞内观察(2)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的量测(3)拱顶下沉量测(

4、4)地表F沉量测4量测断面间距和量测频率(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间距如下表围岩级别量测断而间距(m)V(浅埋)5V(深埋)10IV(浅埋)10〜15IV(深埋)20〜30III50n80(2)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量测频率如下表变形速度(mm/d)量测断曲距开挖血距离(m)量测频率35(0-1)B1〜2次/天1〜5(1〜2)B1次/天0.5-1(1〜2)B1次/2天0.2~0.5(2〜5)B1次/2天<0.2>5B1次/1周注:B农示隧道开挖宽度,d表示天(3)地表下沉暈测断血间距如下表埋置深度

5、H量测断而间距(m)H>2B20-50B

6、.1.2监测仪器的选川由于洞内监测有两项工作内容,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仪器选川情况如下:水平净空收敛:水平净空收敛采用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牛产的SWJ-IV隧道收敛仪,最小读数0.01mm。拱顶沉降:拱顶沉降采川DNA03水准仪和尼康DTM352C全站仪进行菲接触测量,DNA03水准仪的标称精度为0.3mm/Km,DTM352C全站仪的标称精度:测角2",测距土(lmm+lppm)。5.1.3、监控量测的方法和实施水平净空收敛实测步骤:根据设计要求随时掌握岩石的变化情况,测点安装应靠近开挖血又不宜被破坏的地方,并II保证在开

7、挖后12小时(最迟不超过24小时)内埋设,且在下一次循环开挖前最测到初次读数,初期观测为每天两次,如岩石没有异常变化按照4.2表中量测频率进行观测。监测点的钢筋根部应深入岩右并灌入水泥砂浆使其牢固。量测方法:每个监测断而两次挂尺,第一次量测完成后,记录量测数据,然后交换尺头再次量测,两次量测结果误差在0.5mm内取平均数作为水平净空量测结果。洞内拱顶沉降监测实测步骤:首先在隧道的仰拱埋设水准点,按照《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联测水准点的绝对高程(此点坐标也可作为隧道内口常测量施工放样使川)。拱顶监测点位置和埋设时间同水平收敛点相

8、同,埋设方法同水平收敛点一样要把钢筋插入岩石内使其牢固,在钢筋外露部分焊接5cmX5cm的铁片,然后在铁片上贴测量专用反光片。在后视水准点上架设探卡仪器口带的金属三角架,固定1.3M作为后视标高,仪器架设在水准点和反光片小间适当的位置,不必量取后视标高和仪器高,这样可消除因量取仪器高和后视标高带来的谋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