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時期詠昭君詩研究

金,元時期詠昭君詩研究

ID:46218309

大小:48.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21

金,元時期詠昭君詩研究_第1页
金,元時期詠昭君詩研究_第2页
金,元時期詠昭君詩研究_第3页
金,元時期詠昭君詩研究_第4页
金,元時期詠昭君詩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元時期詠昭君詩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金.元時期詠昭君詩研究陳曉薇昭君和番一事歴來爲文人所好,或爲之不平,或借題發揮以自抒胸臆。昭君形象背後潛藏著深刻的文化意涵,不同的朝代因著當代的觀念與文化,而予昭君的生命以不同的評價與詮釋0昭君故事深植人心,歷代詩人多以此爲題材,而有極精采的表現,由於詠昭君詩的數量頗鉅,若不加取捨,必有疏漏之弊,故本文將硏究時代設定於金、元二朝,文本鎖定在《全遼金詩》汲《元詩選》憫鳳梧、康金聲主編:《全遼金詩》(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2清顧嗣立編:《元詩選》(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元詩選癸集》彳清顧嗣立編:《元詩選癸集》(北京:中華書

2、局‘2001年)。、《青冢志》胡鳳丹編:《青冢志》。收錄在蟲天子輯《香豔叢書》,第18集卷3,頁5047-5244。(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5葉婉之:《昭君詩評》(台北:商務印書館,1976年)。°清詩中詠昭君詩數量龐大'《青冢志》中收錄清代詠昭君詩約190餘首,數量之豐,超越前人‘若納入本文討論,必有疏漏之弊,故將本文硏究範圍鎖定在金元二朝'清代部分俟日後再行探討。了《漢書•西域傅》中記載漢王朝和西域烏孫和親之事:「漢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細君爲公主,以妻焉。賜乘輿服御物'爲備官吏宦官侍御數百人'贈送甚盛。烏孫昆莫以爲右夫人。」「…馮

3、嫌,能史書、習事,…持漢節爲公主使,行賞賜於城郭諸國,敬信之'號口馮夫人。爲烏孫右大將妻…」。、《昭君詩評》5等書中所收錄金、元二朝之詠昭君詩。本文將硏究時代設定於金、元二朝'理由在於歷來評論昭君出塞者,多採「中原點」,從漢民族角度評價此事。然中國乃一多民族國家,中國歷史的發展,是一首胡漢爭鳴的交響曲,絕非漢族的獨角戲!如此侷限於單一觀點論斷史事'必有褊狹之弊,故政權下的詩人對於昭君和親之評價及觀點。本文試圖從多元點出發,以異族政權統治詩人之詠昭君詩爲本,以平衡角度分析異族二.漢族政權時期之詠昭君詩及其硏究觀察有漢一朝的外交模式,可以得知「和親

4、」是當時重耍的政治策略。7這些和番的女子無論在正史中或是文人筆下都是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大功臣,後人對她們的評價正面'著眼之處多在於其對於國家的貢獻'除此之外並無多所置喙,這與昭君和番一事所引起的波瀾人相逕庭,究其根柢,或謂昭君出身平民,妆也的生命是與人民貼近的,於是通過群眾的智慧積累,使昭君從被壓扁在史冊屮的一個名字,豐富成一個鮮活有生命的文化圖騰,這是一個角度;從另一個方向來看,一名平民出身的女子,其事蹟竟三度記載於史冊之上,昭君故事豈能不受世人矚目?在中國這個以男性爲主體的國度,一個女子如此頻繁地被紀錄於史書上,除后妃外,昭君是第一人。

5、這樣的特殊性自然引得人們對她的關注,「話題性」的豐富使得她受到歷代詩人、文人的青睞。後代文人將史書中的記載加以轉化'描繪成自己心中的理想形象,創造出文學上的昭君。而角色塑造最成功且對後代文學影響力最大的應該《西京雜記》。近人對於昭君和番故事的硏究十分豐富,或以主題學角度切入,或以時間發展爲論述脈絡'或以特定時期爲斷限,或以史學、美學視角觀察'或泛論、或深探'皆有其可觀之處。本節透過近人硏究來分析歷代詠昭君詩之發展,並檢視近人硏究之視角與方向。昭君故事經過歷史的紀錄,加上文人的增色及民間故事的發揮,已成爲一個文學的「母題」,9在歷代文人的如椽大筆

6、下,鮮活了昭君的形象,於是針對昭君形象演變的論述便產生了:黃繁璘〈王昭君故事的演變〉4綜合前人對昭君故事的說法,作一察考,把互有異同的前後關係釐清,本文硏究的對象不僅限於詩歌,旁及史書、戲曲、小說屮記載昭君的文本,並輔以圖表,將昭君主題的發展清楚表出。吳宏一〈「漢武」和「明妃曲」…談宋詩主議論的特色〉“以楊億的〈漢武〉詩與歐陽脩、王安石的〈明妃曲〉爲例,論宋詩的「議論性」。林麗珠〈論昭君藝術形象的產生及其歷久不衰的奧秘〉強調民間智慧對昭君故事的貢獻,作者認爲昭君的生命是來自於民間的'是群眾智慧的累積。全文除了關照文學上的昭君故事,還擴及藝術繪畫

7、及戲曲屮的昭君主題,使昭君主題得以完整呈現。張哲俊〈母題與娼變:從明妃故事到日本謠曲《王昭君》〉“將硏究視角擴及日本的昭君故事严以謠曲《王昭君》爲主要分析對象,文化的差異,使得同一母題有著不同的發展與焦點,以王昭君爲削作題材的屮日作品皆多爲悲劇情節'且都以倫理價値作爲悲劇的基礎,但日本的謠曲《王昭君》屮加入了佛教的思想,在故事發展上與中國的昭君故事有了不同的方向。楊開達〈歷代昭君題材詩詞主題思想嬲論〉“將*林麗珠:〈論昭君藝術形象的產生及其歷久不哀的奧秘〉,《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2期,頁75-86'124。°陳鵬翔主編:

8、《主題學硏究論文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頁20。"同註9,頁69。"司註9,頁97。”張哲俊:〈母題與嬉變:從明妃故事到口本謠曲《王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