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小之《对联讲座》讲解对联

增小之《对联讲座》讲解对联

ID:46206080

大小:96.9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1

增小之《对联讲座》讲解对联_第1页
增小之《对联讲座》讲解对联_第2页
增小之《对联讲座》讲解对联_第3页
增小之《对联讲座》讲解对联_第4页
增小之《对联讲座》讲解对联_第5页
资源描述:

《增小之《对联讲座》讲解对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增小之《对联讲座》讲解对联    目的:    1)让学生学到一些基本的对联知识    2)使学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热爱    (一)对联的起源    对联作为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相传对联起源于五代时期    当时的人们过年的时候有在门边贴桃符的习俗桃符是一种画有神像的桃木板贴这种板被认为有避邪的作用有一次过年蜀主孟昶忽发奇想在桃木上题了字这便是最早的对联: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孟昶不仅自己写还命令下属写后来这种形式推广了就演变成了春节贴对

2、联习俗    春节贴对联别的节日也可以贴各种节日有各种名目的对联例如:办婚事贴的对联叫婚联;为老人祝寿的对联叫寿联;恭贺各类喜事叫贺联;办丧事也挂对联这叫挽联;等等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对联千万不要搞错    以前有这样一位老地主他粗通文墨而又喜欢附庸风雅一天他为母亲祝寿大开筵宴悬灯结彩想在门口贴副大红对联却又舍不得花钱请人撰写便叫帐房先生将常见的    天增日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写出来贴在大门上帐房先生正写时老地主忽然想起这是为老母祝寿应该改得切题才好于是让帐房先生把上联改为:天增日月妈增

3、寿;    老地主看了很得意不过上联既然改了下联也该相应改动才算工整他又叫帐房先生把下联改为:春满乾坤爹满门    帐房先生听了真有点哭笑不得惊讶地问:东家这么改可不行呀!老地主一本正经地说:你懂个屁!'爹'对'妈'不是十分工整    你看老地主不懂对联闹出了笑话了我们不懂一点对联知识也可能闹出一些笑话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还是来学一点对联知识吧    其实对联并不是某人一提倡它就发展起来的而是有它出现的基础的在我国的歌谣、谚语、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对偶句比如: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4、诗经.小雅.采薇》)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东汉末年就开始出现对联了唐代由于律诗的盛行门联已比较普遍宋、元两代是对联的发展时期明清是对联的繁盛时期(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对形成春节贴春联的风俗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对联是从古代诗词、骈文中衍变尔来的俗称对子雅称楹联对联是对偶句但是对偶句不一定是对联只有这组对偶句意义比较完整可以独立运用可以张贴才可称为对联    (二)对联的格律

5、    对联很讲究格律下面我们看看对联格律的要求    一、字数相等    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    二、句式一致    指的是句子的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当比如:    学问藏今古    文明播东西    上下联都是二一二式    三、词性相当    或者说词类在上下联对应的位置应当相同或相近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20世纪30年代初清华大学教授陈寅恪在一次国文考试中出了一道对联题题目是上联孙行者要求学子按照对联的写作格式答出下联孙行者是小说《

6、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别名许多考生见到这样一个怪题大惊失色为难之余只好搜肠刮肚地在《西游记》中苦寻答案于是有的对猪八戒有的对沙和尚还有的对出了牛魔王更有的考生对此题大为不满一怒之下写出了王八蛋自然这些答案只能得零分据说只有一名考生以答出胡适之得了满分但这并不是标准答案祖冲之阅卷教师认为胡适之虽然比不上祖冲之完美但也说得过去胡、孙都是姓氏;适、行都是动词;之、者也都是虚词    四、平仄相对    在座的同学有帮家里贴过对联你们知道区分上联和下联上联最后一个字的声调应该是第三声(上声)或第四声(去声)第三声(上

7、声)和第四声(去声)统称为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的声调应该是第一声(阴平)或第二声(阳平)第一声(阴平)和第二声(阳平)统称平声按习惯上联贴在大门的右边下联贴在大门的左边横批贴在中间    五、内容相关    对联的上下联内容要密切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表达一个主题不能两联内容不一样彼此孤立各自为政;也不能一轻一重相差悬殊    语文老师在台上讲解对联举例说:从前某报社曾公开徵求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的下联结果投稿信件很多有句对的很好就是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此时一位调皮的学生突然叫道:男学生女学生

8、男女学生生男女请问这位学生对得好不好虽然他对的格律合要求都是四个字重复表达一种意思但是在内容上只是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与上联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说是好的下联而原来的下联和上联连起来让人想到商业的繁盛    (三)对联的作用及故事    由于对联有这么多要求做起来不容易同时对联又短小精悍很适合在各种场合运用所以古代的文人经常把对联当作一种斗才能、斗学问的娱乐工具例如我们熟悉的苏轼民间流传了许多他的故事其中有不少是关于对联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