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探究综述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探究综述

ID:46202108

大小:6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1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探究综述_第1页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探究综述_第2页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探究综述_第3页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探究综述_第4页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探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探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探究综述【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世界性难题,各国学者为之展开大量研究,特别是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出现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围绕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核心问题,即信贷融资的需求、供给,以及如何解决供需缺口,对迄今为止的主要理论进行梳理。这些理论包括:融资优序理论和金融成长周期理论、信贷配给理论、新金融中介理论和关系贷款理论以及发展中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新范式。【关键词】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信贷配给关系贷款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中小企业及其融资问题的研究受到学术界的持续关注,涌现出一大批有价值的

2、研究成果,而信息经济学的出现及发展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工具。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出发,围绕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核心问题,即信贷融资的需求、供给,以及如何解决供需缺口,对国外主要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以供未来研究的思考和借鉴。一、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需求角度:融资优序理论和金融成长周期理论中小企业为什么会存在对银行信贷融资的需求?上个世纪80年代后非对称信息理论在企业融资结构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由此产生了代表性的融资优序理论和金融成长周期理论,这两个理论可以看作是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需求的最早论述。Myers和Majluf(1984)系统地提出

3、了融资优序理论(ThePeckingorderTheory)o该理论放宽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即MM定理完全信息的假定,从信息不对称这一前提出发,根据信号传递原理,认为各种融资方式的信息约束条件和向投资者传递的信号是不同的,由此产生的融资成本及其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企业的融资决策是根据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依次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即内源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后续研究表明融资优序理论在大企业中表现得并不明显,它更多地适用于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的融资决策。换个角度来分析,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除了内源融资方式以外,首选的融资方式是债务融

4、资主要是银行信贷融资,中小企业存在对银行信贷融资的客观需求。融资优序理论存在一个重大缺陷,它解释了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内企业对增量资金的融资行为,但是难以揭示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融资机制的动态变化。Berger和Udell(1998)提出的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该理论认为,处于早期成长阶段的企业,由于资产规模小,缺乏规范的财务报表,外部投资者很难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主要依赖内源融资;随着企业的成长,企业信息透明度上升,可用于抵押的资产也迅速增加,企业此时可以通过外部金融中介机构融资;当企业进入成熟期后,逐渐具备进入公开市场发

5、行有价证券的条件,企业的债务融资比重下降,股权融资比重上升,中小企业最终成长为大企业。根据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在企业成长阶段(一般为中小企业),内源融资占比下降,通过外部金融机构的融资(主要是银行信贷)占比上升,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中小企业存在对银行信贷融资的需求,特别是在金融市场并不发达直接融资渠道受限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二、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供给角度:信贷配给理论如果说融资次序理论和金融成长周期理论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间接说明了中小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需求,那么信贷配给理论则可以从银行供给的角度说明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供给不足,供需失衡导致中

6、小企业融资缺口。对信贷配给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并研究其生成机制的是Stieglitz和Weiss(1981),他们将不完全信息和合约理论运用到信贷市场中,打破新古典假设,建立逆向选择模型与道德风险模型,提出信贷配给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的存在。他们认为银行从利润最大化出发,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通过非价格手段对利率的自行控制以实现银企之间的激励相容,来消除作为信贷风险根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优化信贷资产配置效率。具体来说,因为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银行面临较高的信贷风险。由于较髙的利率会产生逆向

7、刺激效应和道德风险效应,为降低信贷风险,银行会把利率降低到均衡利率水平以下,以鼓励那些信用好的企业借款,限制那些信用差的企业进入。正是因为中小企业整体信用状况不佳,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更为严重,导致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从而揭示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三、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供需失衡求解:新金融中介理论和关系贷款理论一方面是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持续存在的信贷配给,该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自从1931年“麦克米伦缺口”提出以来,虽然国外的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有相应实践或者说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专门技术,但

8、理论上的探讨和总结却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当时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机构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遭到挑战,由此引发了“金融中介为何存在”的研究,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个重要的分析工具,由此产生了新金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