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81926
大小: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耳穴治疗糖尿病并发面神经麻痹30例临床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耳穴治疗糖尿病并发面神经麻痹30例临床体会【摘要】采用耳穴贴敷屮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30例糖尿病并发面神经麻痹患者,中医主要取三焦,于相应部位、脑干、神经系统皮质下、内分泌、肾上腺等穴位贴敷。西药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类、甘露醇等,以3口为1个疗程。结果25例患者经1个疗程后均治愈,5例患者经2个疗程后治愈。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面神经麻痹可获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糖尿病;面神经麻痹;中药;西药;耳穴1引言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本病有中枢性和周I韦I性两种。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核上瘫,
2、主要冇脑肿瘤或脑血管疾病引起的面下部表情肌瘫痪。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乂称面神经核下瘫,主耍由感受风寒或病毒感染而致面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发生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水肿、受压迫,或因风湿、面神经炎、茎乳突孔内的骨膜炎引起的面神经肿胀、受压、血液循障碍而引起的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数患者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常呈急性起病,且病情迅速发展。糖尿病患者易合并面神经麻痹。笔者釆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并发面神经麻痹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2资料与方法2.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
3、〜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者30例,均符合糖尿病并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1,2]。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25岁;病程2〜7d,平均病程4d。所有患者的首发症状均为患侧耳后或乳突部,其后1〜2d发现患侧面部僵硬、面颊动作不灵、面肌肉僵硕,额部皱纹减少或消失、眼裂扩大、口和下垂,不能皱额、皱眉、闭目、鼓颊、蹶嘴,试闭目时患侧眼上转。山于眼裂不能闭合、露出巩膜,鼓颊吹哨时一侧口角漏气,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本组所有患者通过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等排除了吉兰-巴雷综合征、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及辅耳源
4、性面神经麻痹等。2.2治疗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中医应用耳穴贴敷和耳穴针刺法;西医应用降糖药物、地塞米松、B组维生素等药物结合治疗。2.2.1耳穴针刺法2.2.1.1配穴方一取穴:面颊、枕、眼、口。治法:每次取一侧耳穴,双耳交替使用。耳廓常规消毒后,先用探针寻找上述穴位之压痛点,用耳毫针对准所选穴位压痛点刺入,用中强度刺激,留针10~20min,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每天针1次,5次为1个疗程。主治:面瘫。附记:引自《外治汇要》。屡用效佳。2.2.1.2配穴方二主穴:面颊、肝、口、眼、皮质下。配穴:肾上腺、
5、脾枕、额。治法:每次取一侧耳穴,双耳交替使用。主穴必取,配穴随证选加。耳廓常规消毒后,用耳毫针对准所选穴位刺入,用强刺激,留针30〜60n)in,间以大幅度捻转,用泻法。每天针1次。主治:面神经炎(急性期)。①疗法:用耳针治疗24例,其中痊愈12例,显效9例,进步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②耳针数天后可改用耳电针法,隔天治疗1次,用疏密波,每次加电20min;基本恢复后改用耳穴压丸法,压丸时再加1个耳背面颊穴(即在面颊部背面,形成对压),每隔2d换贴压另一侧耳穴。2.2.2西医疗法应用胰岛素降糖后,血
6、糖控制在6mmol/L左右后,加用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维生素BllOOmg,肌内注射每天1次。维生素B12500ug,肌内注射每日1次;20%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每天1次。7d为1个疗程。2.3疗效评定以所冇症状消失为治愈,症状无变化为无效。3结果本组30例,其中25例(均为40岁以下)于1个疗程后治愈,5例(均为50岁以上)于2个疗程后治愈。本组30例(100%)全部治愈。4讨论耳穴治疗糖尿病并发面神经麻痹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已具多年历史。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从中医的角度
7、考虑糖尿病并发面神经麻痹多因脉络空虚、风寒侵袭后致经气阻滞、气血不和、淤滞经脉,导致经络失于濡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其治疗机制为兴奋神经、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消炎镇痛等。取穴,主穴:三焦、相应部位、脑干、神经系统皮质下、内分泌、肾上腺。配穴:脾、肝。取穴依据:三焦,为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混合支刺激点,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主要穴位。相应部位:依面神经麻痹的部位耳又穴,疏通面部Z经络,调和面部Z气血,濡养经筋。脑干:为相应的脑干系统的部位,有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神经系统皮质下:可取神经系统皮质下及心血管系统
8、皮质下,一方面增加人脑皮层对神经能的调节;一方面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加强血液循环,改善病变部位的血液营养,促进病变的康复。内分泌、肾上腺:为抗感染、抗风湿、抗过敏的三抗穴,促进炎症、水肿的消退。脾:主肌肉,人体的肌肉依靠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口为脾之外窍,脾其荣在唇。脾以助脾气健旺、气血充足。肝:“肝主疏泄”为“风木Z脏”,取肝有畅达气机、养肝熄风和调节精神情志的作用。以上中医治疗,使邪去正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