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81788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艾灸法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艾灸法的临床应用艾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脸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和熏熨。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它可分为艾炷灸、艾条灸等。一艾灸法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范围根据艾灸法的作用特点,其适应范围以寒证、虚证、阴证为主,对慢性病及阳气虚寒者尤宜。(一)艾灸法作用特点1、艾灸法的作用,主要是温热透达喻穴深部,和艾叶芳香温通药性的综合效应。2、艾灸法的应用,以经脉陷下、阴阳皆虚,络脉坚紧者为宜。3、艾灸法可治针刺或中药疗效不显者,亦即“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凡病药之不及,针所不到,必须灸之”。在临床上,可以单用灸法,亦可先灸后针,先针后
2、灸,针灸并用等。4、艾灸法主要用于寒证,“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之。”即是其例。(―)适应范围1、温经通脉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致的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2、祛风解表、温中散寒风寒外袭之表证,脾胃寒盛的呕吐、胃痛、M泻。3、温肾健脾脾肾阳虚之久泄、久痢、遗尿、阳痿、早泄。4、回阳固脱阳气虚脱Z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5、益气升阳气虚下陷之内脏下垂、阴挺、脱肛、崩漏日久不愈等。6、消瘀散结、拔毒泄热疮疡、痈疽初起,疳肿未化脓者;瘵痈及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7、防病保健灸法用于防病保健有着悠久的历史。“凡人吴蜀地宦游,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瘗,则瘴病,瘟疟、毒气
3、不能着人/“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二艾灸法注意事项(一)休位选择和施灸顺序1、体位选择可采取卧位或址位,应以体位自然,肌肉放松,施灸部位明显暴露,艾炷放置平稳,燃烧时火力集中,热力易于深透肌肉为准。亦需便于医生止确取穴,方便操作,患者能坚持施灸全过程。2.施灸顺序一般宜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背部,后腹部;先头部,后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阳后阴,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先上后下,则循序渐进次序不乱;先少后多,使艾火由弱而强,便于患者接受。如需艾炷灸多壮者,必须rti少
4、逐次渐多,或分次灸之(即所谓报灸)。需大炷者,可先用小艾炷灸起,每壮递增之,或用小炷多壮法代替。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酌情灵活运用,不可拘泥。如气虚下陷Z脱肛,可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等,如此才能提高临床疗效。(二)施灸禁忌及注意事项1.禁忌症(1)禁灸病症:无论外感或阴虚内热证,凡脉象数疾者禁灸;高热、抽搐或极度衰竭、形瘦骨弱者,亦不宜灸治。(2)禁灸部位:心脏虚里处、大血管处、皮薄肌少筋肉积聚部位,妊娠期妇女下腹部以及腰紙部,睾丸、乳头、阴部不可灸。颜面部不宜着灸,关节活动处不能瘢痕灸。2.注意事项(1)施术者应严肃认真,专心致志,精心操作。施灸前应对患者说明施灸要求
5、,消除恐惧心理。若需要瘢痕灸,必须先征得患者同意。应处理好灸疮,防止感染。(2)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证施灸,取穴要准,灸穴勿多,热力应充足,火力宜均匀,切勿乱灸暴灸。(3)灸治中,出现晕灸者罕见。若一旦发生晕灸,则应按晕针处理方法而行急救。(4)施灸过程中,应防止艾火烧伤衣物、被褥等。施灸完毕,必须将艾条或艾炷熄灭,以防止发生火灾。对于昏迷、反应迟钝或局部感觉消失的病人,应注意勿灸过量,避免烧烫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