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瑃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总结

高玉瑃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总结

ID:46171526

大小:7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1

高玉瑃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总结_第1页
高玉瑃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总结_第2页
高玉瑃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总结_第3页
高玉瑃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总结_第4页
高玉瑃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玉瑃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玉珞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总结高玉躇教授系原河北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河北中医学院针灸系主任、燕赵高氏针灸学术流派的主要继承人,行医60余载,学验俱丰,积累了治疗面瘫、头痛、中风等诸多宝贵经验,对高血压病更有自己独特的针灸诊治思路。笔者有幸随侍高师门诊,获益良多。现将高师辨治高血压病的经验总结如下。1辨治经验1.1脾肾论治,兼用疏肝《素问•调经论篇》云:“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血压是气血运行时对脉管产生的压力,是人体气血阴阳运行的外在表现之一;当气血关系失调,

2、可发展为气血逆乱,脏腑阴阳失调。高师结合历代医家论述,认为本病的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阴阳失调是其基本病理基础,气血逆乱是其基本病理改变,证属上实下虚。据此,基于经络气血盛衰,确立从肾论治、协调阴阳,从脾论治、调和气血,辅以疏肝为其治疗理念。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升胃降,是气机升降之枢纽。血液流动随气机而变化,脾胃升降失司,可致气血逆乱。故临证当从脾论治,调畅气血,以改变高血压病气血逆乱的基本病理改变。对此,高师常选用脾经合穴一一阴陵泉,《灵枢》有“合治内腑”的理论依据,故可刺之

3、以健脾运中焦,化湿滯通水道;足太阴、少阴、厥阴经交会穴一一三阴交,肝、脾、肾三经兼顾,刺之以健脾疏肝,滋肝肾之阴;脾经之特效穴血海,脾经为多血之经,刺灸血海能益气统血,泻之可行血祛瘀、清热凉血;酌用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胃气之大会,补之则益气健脾、升阳止眩,泻之则能降浊阴、引气下行;胃经之募穴一一中肮,六腑之所会,以健脾胃、助运化、调升降。上述诸穴配伍,通过调和脾胃以实现调和气血之功。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元阳,肾精所化之肾阴肾阳为五脏阴阳之本,肾阴肾阳具有调节五脏阴阳平衡的作用。从肾论治,协调阴

4、阳,可从根本上改变高血压病阴阳失调的病理基础。临床常选肾经原穴一一太溪,《灵枢•九针十二原》有“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故刺之以益肾、滋阴、潜阳,与太冲.风池配合以平肝潜阳、滋阴降火;肾经井穴涌泉,阴井木,肾属水,为水中之木,故刺之以引火归源、滋阴益肾。太溪、涌泉相伍,可调节肾阴肾阳,进而实现调整脏腑阴阳的目的。肝主疏泄,调畅气机。高师常选用足厥阴肝经之原穴一一太冲,以调畅气机、调和气血,泻之可泻肝阳而清利头取降血压;同时酌用足少阳胆经的风池,以和调肝胆、潜阳熄风。肝胆互为表里,此组配伍,一

5、上一下、一表一里,疏泻肝胆,疏木实土,实现调畅气机之功。由于高血压病与肝、脾、肾三脏相关,故治当从脾肾论治,兼以疏肝。肝为木,肾为水,脾为土,肾脏亏虚,水不涵木,木旺则乘克脾土。故肝肾同治,使水能涵木,阴阳协调。健脾疏肝,使肝木不克脾土,疏运相合,统藏协调,气血调畅。1.2谨守气血,上病下取因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是上实下虚,故高师治疗以调理气血为基础,确立以上病下取、引血下行为基本方法。现代医学通常将高血压病分为I、II、in期分级治疗,而高师基于对气血运行规律的认识,融入“逆针灸”的学术思想,根

6、据气血运行异常的不同病理阶段,予以不同的针刺选穴处方,审视气血,上病下取。气血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动态平衡,运行遵循常道时属于“气血冲和”的生理状态。高师临证既注重症状变化,也关注血压值的波动。当临床症状不明显时,或血压值未超出正常范围(正常高值血压)时,表明气血冲和,未及脏腑。此时应用瘢痕灸足三里,可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即《医说》所谓“若要安,三里莫要干”。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经多气多血,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瘢痕灸足三里可以起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在气血初显不调阶段,可预先逆灸足三里

7、,使体内气血阴阳回复至动态平衡的状态,从而实现对血压的良性调整,防止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因目前瘢痕灸临床推广应用受到限制,故高师强调要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以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随着疾病的发展,若因内外因素的影响而使气血的动态平衡被破坏,则属于“气血失和”的病理状态。当出现肝气亢盛的症候群表现,如眩晕、头痛等,说明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以肝肾亏虚、脾胃不和为主。故治疗不仅选取风池调整头部气血,而且还要疏木实脾,重视疾病发展传变规律,即《难经•七十七难》所谓“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

8、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对此,高师重点选用下肢远端穴位,如脾经的阴陵泉、公孙,以健脾利湿、调冲脉气机,血海凉血活血,足三里培补脾土,三阴交健脾疏肝;肝经的太冲调畅气机,行间泻肝胆之热,平逆肝胆之亢阳;同时以风池等要穴泻肝阳降肝火,以止头晕、头痛。诸穴同用,既补益脾胃,防肝木乘土,又遂肝木疏泄条达之性,调畅气机。肝脾同治,调和气血。另外,重用远端脸穴引血下行,逆转了气血亢逆的病理状态,利于重建气血间的动态平衡,恢复“气血冲和”的生理状态。且重视病邪传变趋向,对可能危及到的部位做到早期预防,阻止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