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合作办学新模式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合作办学新模式

ID:46171237

大小:6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1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合作办学新模式_第1页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合作办学新模式_第2页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合作办学新模式_第3页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合作办学新模式_第4页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合作办学新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合作办学新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合作办学新模式摘要:软件培训机构的崛起,给高职IT教育带来了新思路。高职院校与软件培训机构合作办学是校企合作的一种新型模式,双方借助自身优势,以培养市场需求的IT人才为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该文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结合目前软件技术专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作办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关键词: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合作办学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0-7254-04自2000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软件的若干政策以来,中国软件产业飞

2、速发展。2010年软件产业收入为1.3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1%o2011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软件的若干政策,正在制定的软件服务业“十二五”规划提出,产业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2015年全行业收入超过4万亿元,占电子信息比重超过25%,培育至少10个年收入100亿元的企业,全行业从业人员超过500万。口]然而面对如此巨大的社会市场,20笛年教育部公布大学毕业生就业排行榜中,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计算机专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最低专业之一。1高职院校在IT人才培养方面校企合作中存在

3、的主要问1.1人才培养方案陈旧部分高职院校还在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缺乏足够的市场调研或脱离了市场需求。还有的高职院校甚至照搬了部分本科院校的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基本相同,办学缺乏阶梯性、特色性与实用性,所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差。1.2实践课任务缺乏针对性课程设置尽管按照理论与实践1:1的比例进行配置,但教师与学生把主要精力与时间放在了理论课上,实践课任务不具体,内容不充实,学生上机盲目。1.3缺乏'双师型墩师高校IT教师大多数直接毕业于高等院校,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丰富,但缺乏实际项目经历。导致

4、在教学工作中常常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课对学生的指导和训练。1.4校企合作未能深度展开尽管与多家企业签订有校企合作协议,但开展力度有限,学生即使被录用,要么任职非专业的岗位,要么企业要花上半年的时间进行再培训才能上岗,企业积极性不高。2高职院校IT人才培养的突破口“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社会)双赢的模式之一。[2]校企合作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有些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工作不重视,缺少全面系统

5、的规划,缺乏长远眼光。多数学校把校企合作当作解决扩招后教育资源短缺和就业渠道不畅的手段,而没有作为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第二,企业以赢利为目标,由于顾虑到生产任务紧、技术保护、竞争激烈、劳动安全、场所限制、人员紧张等等因素,或者是考虑到没有助学义务、得不偿失、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等等因素,不能积极甚至拒绝向学校提供实习机会,追求经济效益,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3]。近年来软件培训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每年吸引着大批的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通过对大、中、小城市的软件培训机构分层次采样调查发现,他们在人才培养目

6、标和师资上表现岀一定的优势。人才培养目标直接面向市场,即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工作岗位中需要用什么,就教授什么。由于培训公司商业化地运作机制,依赖于市场而生存,市场的需求就是公司的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由市场决定专业,岗位决定课程,制订的课程体系更符合社会的需求;讲师多是来自一线的工程师、设计师,具备丰富的项目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最明显的优势就是熟练,能快速地用最简捷的方法完成案例,并在教学中将最实用的技能传授给学员。另外,培训公司本身就是商业机构,对外承接软件项目,学生可以在校通过参与这些项目的开发提高动手能

7、力和工作经验,毕业后立刻就能承担项目开发,真正做到毕业即就业。3高职院校与软件公司合作的实施方案软件培训公司代表企业进入高职院校,是校企结合的一种新型模式。高职院校有着师资、实验设备、实验场地的资源优势:教师大多毕业于本科院校,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经过公司的短期培训,能够迅速打造出一个“双师型”教学团队;实验场地、实验设备完善;社会认可度高。公司借助自己的优势。与高职院校联手,进行专业共建共管,达到校企双赢的目标。3.1合作方式采用专业共建共管方式。即合作专业学生归属于高职院校,合作专业的对外宣传、教学管理、师资培训、日常管

8、理、顶岗实习及学生就业等过程均由双方共同协商进行。3.2合作组织结构高职与培训公司合作,共同完成对共建专业的招生、教学、学管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由于涉及到双方共管,有必要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细化分工,实现共管。图1显示了合作专业的组织结构。图1中的相应岗位职责在表1中进行说明3.3基于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