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古代印论研究方法札记

(精)古代印论研究方法札记

ID:46156478

大小:6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精)古代印论研究方法札记_第1页
(精)古代印论研究方法札记_第2页
(精)古代印论研究方法札记_第3页
(精)古代印论研究方法札记_第4页
资源描述:

《(精)古代印论研究方法札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占代印论研究方法札记一、卬论——屮国美学史研究中,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什么是卬论呢?简言之,印论即是篆刻艺术的理论,我们研究的通常主耍指古代的印论,如同我们平时所说的画论、书论、文论,一•般都是指古代的一•样。印章艺术,在整个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中占有多重的份量,我并不想令张它,但从古到今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从唐代起开始出现卬谱,元代起出现文人篆刻家,至明嘉靖年麻,特别是万历时代文人屮掀起了前所未冇的印章艺术高潮,此后流派迭出,风格纷呈,受到无数爱好者的狂热追求。从篆刻家、篆刻理论家、作品集(印谱)各个角度可以证

2、实,它是一个独立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艺术门类。元、明、清文人不仅在随感和题跋中留下大量的关于印章审美的文字,而H.印论专著也十分丰富。它凝结着许多篆刻艺术家对这门艺术研究的劳动汗水,蕴藏着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市美认识。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同样闪耀着许多极为梢彩的美学见解。然而,在近代至现代的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研究中,却鲜有人问津印论。说是鲜有问津者,并不是说没有人注意到它。如民国初年,邓实、黄宾虹先牛:在汇辑《美术丛书》时,就注意收入了一批印论专著,不难发现编辑者的意图,是把印论看成古代文艺理论

3、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但是它并没有引起专家们的重视,更没有像曲论的研究那样在近几卜年来蔚然成风。198()年,由北人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辑的《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出版,也许编者完全没冇注意到《美术从书》的这一动机。编选屮它包括了古代的文论、诗话、词话、曲话、戏剧论、乐论、画论、书论、园林建筑论等等,却漠视了印论的存在。只是在注意到明末文人尺牍时,辑入了周亮工给印人黃济叔的几封信,其中论及了印章。当时读到这本资料选编时,我就意识到古代印论也许是屮国美学史研究屮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这一想法到1985年叶朗先生的《小国美学

4、史纲》出版,以及胡经Z先住主编的《中国古典美学丛编》出版后,更得到了证实)。既然说印论蕴含冇许多精彩的古典美学思想,那么为什么未能得到美学界的重视而写入中国美学史呢?这确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我以为问题还是出在篆刻界本身,我们不能企望印论、印章美学在篆刻界本身述弄不清自己的理论经典、自己的《文心雕龙》、自己的《书谱》、自己的《历代名画记》时,便被美学史论界所关注,因此印论研究的空白当然首先应该由篆刻界自己来填补。正是出于这样一种欲望,我于八十年代初开始着手广泛地收集古代印论资料。在《明清印论发展概述》(198

5、7年第二期《书法研究》)一文屮,我曾写下当时的感受:当我涉足这一领域进行考察时,展现在眼而的竟是一片荒芜的山园,许多重要的印论苦作,己有孤木之势。资料的缺乏和混乱为研究带来了障碍。于是笔者以为澄清这混乱,整理和研究古代优秀的印论遗产,是当代印章艺术理论研究者的重人课题。1983年肖我正在南京艺术学院攻读研究生硕丄学位时,対印论研究的兴趣越來越浓,在我的导师陈大羽教授的指导下,我以初获的古代印论资料,写了两篇论文。这就是1984年发表于《艺苑》第二期上的《论“印从书出”与“卬外求卬”》和发表于1984年第四期《

6、书法研究》上的《论绘画对于印章艺术发展的影响》。尽管今天看來其屮有些观点显得不很成熟,但它们都不同程度地触及到了印章艺术的审美观念,无形中我止是沿着这样一个轨道,开始了古代印论和古代印论史的研究。1985年我又以《论元明印论的发生和发展》为题作为我的硕士答辩论文之一,这是我研究古代印论史的开端。具屮明代部分《明代印论发展概述》后来发表在1987年第二期《书法研究》上。所幸我的研究并不是孤军作战,海上韩天衡先生慧眼独具,于1985年完成了《历代印学论文选》(西泠印社版)。在此之前,他利用手中的资料和其它史料対篆

7、刻艺术史、印谱史进行了研究,多有精彩的论述发表,我因此感到鼓舞。尽管这部《历代印学论文选》还存有缺陷,但我仍认为这是件十分有意义的开拓工作,它的出版为印论研究提供了许多方便。我也因此看到一个仅靠印章本久指印章和印谱)做为史料研究篆刻艺术史的时代应该结束了。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其它文艺理论领域也许早巳是个普通的常识。但在篆刻艺术界,却是近十年才被学者注意到的。二、抓住审美观念、审美范畴发展的链环近十年来我收集和阅读了近百万字的古代卬论资料,包括专著、印谱题跋、论印诗、印款、随笔等等。它包含了印章美学观、创作方

8、法、创作思维、内容与形式、传统与创新、鉴赏与批评等各个方面。用明万历初年吴门王稠登评论印论名篇周应愿《印说》的话來说是:“其旨奥,其辞文,其蕴博,其鉴深,其才宏,以肆其论郁而沉。称名小,収类大,富哉言乎。”如此高的评价,自然冇其深意。这些具冇丰富内涵的印论,要在任何一点上“钻探”都大冇文章可作。从何处着手呢?我在资料收集屮发现,由于古代艺术理论的表达,常常是审美经验、艺术见解、创作体验混在一起,有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