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抗肿瘤纳米药物研究进展

靶向抗肿瘤纳米药物研究进展

ID:46150968

大小:8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1

靶向抗肿瘤纳米药物研究进展_第1页
靶向抗肿瘤纳米药物研究进展_第2页
靶向抗肿瘤纳米药物研究进展_第3页
靶向抗肿瘤纳米药物研究进展_第4页
靶向抗肿瘤纳米药物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靶向抗肿瘤纳米药物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靶向抗肿瘤纳米药物研究进展论文摘要:靶向抗肿瘤药物特有的性质解决了传统的抗肿瘤药物的缺陷,使得抗肿瘤药物的进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关键词:靶向抗肿瘤纳米肿瘤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人疾病之一,而目前在临床肿瘤治疗和诊断中广泛应用的药物还多数为非选择性药物,体内分布广泛,尤其在一些止常组织和器官中也常有较多分布,常规治疗剂量即可对止常组织器官产生显著的毒副作用,导致患者不能耐受,降低药物疗效。靶向制剂是以药物能在靶区浓集为主要特点的一大类制剂的总称,属于第四代给药系统(drugdeliverysysterm

2、,DDS)。靶向制剂给药后最突出的特点是利用药物载体系统将治疗药物最大限度地运送到靶区,使治疗药物在靶区浓集,超出传统制剂的数倍乃至数百倍,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减少药物对非靶向部位的毒副作用,降低药物治疗剂量并减少给药次数,从而提高药物疗效,这种治疗方法即被称为肿瘤靶向治疗。现今在肿瘤靶向治疗领域,靶向抗肿瘤纳米药物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现就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靶向纳米药物的定义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定义:在疾病治疗、诊断、监控以及生物系统控制等方面应用纳米技术研制的药物称为

3、纳米药物,其表面经过牛物或理化修饰后可具有靶向性,即成为靶向纳米药物。2靶向纳米药物的特点基于纳米药物所特有的性质,决定了其在药物和基因运输方面具有以下几个优点:①可缓释药物,提高血药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②可减少药物降解,提高药物稳定性;③可保护核昔酸,防止其被核酸酶降解;④可提高核昔酸转染效率;⑤可建立新的给药途径。而靶向纳米药物除这些固有优点以外,还具有:①可达到靶向输送的目的;②可在保证药物作用的前提下,减少给药剂量,进一步减少或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等优点。生物靶向纳米药物和磁性靶向纳米药物是目

4、前靶向纳米药物研究的两大热点,并口都已具备了良好的研究基础。3靶向纳米药物的分类13.1被动靶向制剂微粒给药系统具有被动靶向的性能,微粒的大小在0ll~31imo一般利用脂质、类脂质、蛋白、可生物降解高分子聚合物作为载体,将药物包封或嵌入各类胶体系统,如乳剂、微球、纳米粒等,注射后能选择性地浓集于肝、脾、肺、淋巴组织以及肿瘤细胞并释放药物,从而发挥疗效。3.1.1脂质体脂质体(1iposome)是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脂质体静脉给药进入休内即被巨噬细胞(主要是肝和脾中的网状内皮

5、细胞)作为外界异物而吞噬,从而主耍分布于肝脏和脾脏。因脂质体是类似牛物膜结构的泡囊,具有很好的细胞亲和性和组织。它可长时间的吸附于靶细胞周围/吏药物能充分向靶细胞渗透。它也可以融合进入细胞内,经溶酶体消化释放药物,达到药物细胞内靶向的作用。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休有其独特的优势,包括可保护药物免受降解、达到靶向部位和减少毒副作用。Engelmann等用反相蒸发的方法制备更昔洛韦单室脂质体,与更昔洛韦比较,静脉注射更昔洛韦单室脂质体有更高的肝药浓度。3.1.2前体药物2’3—二脱氧鸟昔(ddG)具有较强的抗乙肝

6、病毒作用oKorba等将其制成一系列磷脂酰化前体药物(DPP—ddG),并以216mmol•kg-1•d-1的剂量比较了游离ddG及DPP—ddG在动物体内的药效。感染鸭肝病毒(WHV)的实验鸭用药4周后,DDP—ddG对血清WHV—DNA可降低23〜46倍,而游离ddG仅降低了212-1014倍,可见采用磷脂(酰)化前体药物可明显增强药物抗肝炎病毒的作用,说明磷脂(酰)化前体药物的良好肝靶向性。3.1.3纳米粒纳米粒是一类以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为载体的固体载药胶体微粒,一般粒径为10—lOOOnmo通

7、过对其表面进行修饰,改变药物对生物膜的透过性,从而达到主动靶向分布的目的,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和胞内靶向传输(主动)。注射纳米粒不易阻塞血管,可靶向肝、脾、骨髓,纳米粒也可由细胞内或细胞间穿过内皮壁到达靶部位。药物制成纳米粒后,可提高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Yu制备了肝靶向氟尿喀噪类脂纳米粒,用氟尿卩密噪与硬脂酰氯进行反应,制备氟尿卩密喘前体药物N12硬脂酰2Fu,用物理凝聚法制备的类脂纳米粒(5-FUS—SLN),平均粒径240119nm,载药量20153%,与氟尿卩密喘水针剂相比,5—FUS—SLN在2肝

8、脏中药物含量平均增加了1倍以上,表明纳米粒有明显的肝靶向性。3.1.4微球使药物溶解和(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基质屮,形成骨架型微小球状实体,称微球,其粒径通常在1~250药物制成微球后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靶向性。微球可在体内特异性分布,小于7um时一般被肝、脾中巨噬细胞摄取。白蛋白微球是以人血清白蛋白或牛血清白蛋白载体制成的球状制剂,其牛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并具有缓释作用和靶向性。肝脏大量存在的网状内皮细胞能对血液循环中0.1〜2um的颗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