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会均等含义

教育机会均等含义

ID:46149757

大小:62.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1-21

教育机会均等含义_第1页
教育机会均等含义_第2页
教育机会均等含义_第3页
教育机会均等含义_第4页
教育机会均等含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机会均等含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壹、教育機會均等的涵義一、歷史背景(一)傳統社會中,「教育」往往是某一社會階層代表其特殊地位的重要象徵,因此教育機會常被少數人所壟斷(我國學校教育幾乎是科舉的附庸;西方傳統社會情形亦然,直至十八世紀,各國的教育宗旨仍以培養菁英,服務教會與擔任公職為主)→十九世紀有了轉變(由於西歐、北美各國的民主思潮高漲,教育機會均等的理想乃逐漸受到重視,均等的教育機會被視為人權之一,不再是貴族階級的奢侈品;我國則在二十世紀初期,也開始重視教育機會均等的理想)(二)老牌民主國家英國的教育機會均等概念,始自1870年的教育法案,當時的目標是設立為全民開放的免費公立基礎教育。到了1944年教育法案通過

2、後,英國開始進一步確保所有兒童均能接受中等教育的權利。(三)美國的教育機會均等政策,關注焦點也是由基礎教育逐漸擴充至中等教育。但是,由於美國是一多元族群的國家,族群問題乃成為追求教育機會均等的核心課題:在二十世紀中葉以前(1896最高法院判決容許南方各州實施;1954廢除),美國的中小學教育實施『隔離但均等』(separatebutequal)措施,不同族群進入不同學校就讀,但入學機會及接受共同課程的機會是相同的。簡單地說,『教育機會均等』從緣起直到二十世紀中葉,其概念是以『入學機會』均等為核心,先進國家則已將實施範圍延伸至中等教育階段。二、晚近發展英國自1944年法案推行以後,

3、學生依照11足歲(11+)測驗成績,被分配進入三種不同性質的中學就讀,換言之,英國是以『均等但有差異』(equalbutdifferent)原則來推動中等教育的均等理想。而在1950年代中期已引起質疑,尤其不同學生被分派到三種中學接受不同的課程,其公平性如何確保,亟需深入探討,而學者更關心,是否不同階級的學生(例如勞工階級),都有均等的機會進入『文法中學』(grammarschoo1)接受教育。1960年代工黨執政以後,英國政府開始倡導『綜合中學』(comprehensiveschoo1),主張每個學生都應有相同的機會進入同一種學校,接受共同內容的課程,教育機會均等的概念已由『入

4、學機會的均等』涵蓋到『受教過程和內容的均等』。至於美國二十世紀下半葉的發展,可將1966年在國會發表的《柯爾曼報告書》明確指出,教育機會均等應具備四個條件:1.要提供所有兒童免費教育至某一年齡水準。2.無論兒童的社會背景如何,要提供他們共同的課程。3.無論兒童出身如何,皆進同類學校。4.同一學區內的教育機會要絕對平等。《柯爾曼報告書》不但強調入學機會的均等,注意到學校特徵的差異對兒童教育的影響,而且還指出分化課程在變動的社會與職業結構中是不切實際的,過早的分化只會加重教育機會的不均等。受到了柯爾曼對於『教育機會均等』詮釋的影響,美國因而也是將重點放在『入學後』效果的評估上,而不是

5、單單只在維護『入學時』機會均等。1960年代以後,由於人權思潮的風行,少數族群和婦女等弱勢群體的權益受到高度重視,『正義』與『公正』成為新的價值標準,因而所謂的『教育機會均等』概念逐漸強調『補償教育』以及『教育優先區』(EducationalPriorityAreas)等措施。換言之,唯有對弱勢群體投入『更多』的資源,才能追求真正有意義的均等;甚者,課程以及學校整體教育內涵、方法和過程,都必須呈現出兩性平權與多元文化的精神和實質內容,才能算是徹底落實教育機會的均等。三、教育機會均等的真義前述有關『教育機會均等』概念與歷史發展的回顧,如深加分析,不外兩個基本觀念:(一)每個人具有相

6、等機會接受最基本的教育,這種教育是共同性、強迫性的教育,可稱為國民教育。(二)人人具有相等機會接受符合其能力發展的教育,這種教育是分化的教育,其本意含有適應個性發展的意義,也可稱為人才教育。基於這樣種涵義,有關教育機會均等的某些觀念仍須澄清,才能把握其真義(一)就所謂『均等』而言,均等是指『機會』的均等,而非『結果』的相同。(二)教育機會均等,除了消極地不對學生之就學機會以性別、宗教、種族,社會地位或其他條件之限制外,更含有積極地提供彌補缺陷的機會,促進立足點的平等,以便充分發展個人才能的意義。(三)教育機會均等,不僅指入學機會的均等,而且還包含教育內容與教育情境的均等。易言之,

7、學生不但應有相同的機會入學,而且入學以後也應在相同條件下接受適性教育,這些條件主要是指經費、師資、設備的均等。若更進一步而言,也應包括家庭、社會環境,以及其他足以影響學業成就不利因素的合理改善。貳、有關教育機會均等重要研究發現一、國外教育機會均等的研究1.家庭背景中一些客觀的因素,對學生的教育成就有著相當顯著的影響。其中,較常見的或較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家庭出身(父親職業或社會階級)、父母教育、家庭收入等。至於其他與家庭背景有關的客觀因素的分析,如家庭大小、家庭居住型態、個人在家的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