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44149
大小:5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提高小学生的诵读素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提高小学生的诵读素养毛主席诗云:“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时下的阅读教学好比“岷山”的“千里雪”,但作为“三军”的学生却未必“尽开颜”。纠其缘由,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这“千里雪”上设置了重重障碍,而把“诵读”这样的“拐杖”弃置不顾。其实“诵读”是与语文教学一起诞生的最原始、最传统、最实在的语文教学方法。我个人认为有必要正确理解“诵读”这两个字。在《说文解字》中“诵”是一种以声传情的表达方式,它侧重于情态;“读”不仅包括“诵”,还特别侧重于对内容的理解。由此可见,“诵读”并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背诵与诵读,它是一种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眼观、口诵、心惟,熟读精思
2、成诵,达到全面深入理解文本的读书方法。这种方法经过长期的训练形成为一种习惯,也就成为了学生自身的诵读素养。运用诵读,能帮助读者以声解义,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并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中要加强诵读训练。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让学生掌握“诵读”方法,形成诵读素养。这种素养一旦养成或者在学生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和语文课堂效率,特别是学生的终身教育是大有裨益的。这是因为:1、诵读素养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新课标重视诵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其中诵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都是
3、对学生某一方面语文能力的训练,而诵读则是眼、口、耳、脑整体并用的一种方法,能够通过口诵心惟使无声的书面语言恢复和转化为有声语言,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所以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是综合性的。这种综合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必然会促进学生单项语文素养的提高。基于此,诵读素养既是众多语文素养的起点,又是这些素养的升华。所以,新课程标准还要求:“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2、诵读素养是在声音引导下探究思维的体现。经常诵读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活力。心理学认为诵读对声带、唇舌的运动和声音的刺激,使文中的内涵、美感与学生的心理结构产生某种
4、对应关系,由此激发学生心理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产生探究需要,从而提高学生探究思维能力以及其审美情趣与精神境界。如果过于强调默读的运用而忽视甚至忽略诵读的探究过程是不恰当的,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得认识到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课文难以直接理解,首先要引进一个发声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古人云“情以生文,文亦以生情。文以引声,声亦足以引文。循环互发,油然不能自已,庶渐渐可入佳境。”道出了“诵读”的过程是在声音引导下情、文、声循环互发,不断探究文本意蕴的过程这一本质特征。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理解的基础。我国著名文艺理论
5、家、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先生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中说:“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讲解,在,开讲,时我能了解的很少,可是熟读成诵,一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将下去,还拉一点腔调,在儿童时却是一件乐事。我现在所记得的书大半还是儿时背诵过的。当时虽不甚了了,现在回忆起来,不断地有新领悟,其中意味,确实深长。”理解有一个渐渐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的深度也不一样。教师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小学生记忆力好,理解力相对较差,让学生先熟读成诵,再理解意思,这也是顺应学生的心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3、诵读素养是在声音引导下创造思维的体现。从文本的创造到文本的诵读,声音一直
6、参与其间并经历一个转化创造的过程。文本一旦形诸文字,在获得独立性的同时也失去了它赖以产生的语境,漏掉了声音,也意味着漏失了一部分情味。这就为学生的创造提供了广阔空间。诵读对阅读创造的引导主要借助于语调和节奏。通过语调高低的调整,节奏快慢的掌握,学生的大脑高度兴奋,注意力集中于与文本进行对话,达到提升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目的。难今中外众多的文坛泰斗、文人大家必然经过一番苦读吟诵,锻造坚实的诵读素养,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文本空间,才能出口成章、流芳百世。难道他们靠的是漫无目的的问答与毫无意义的讨论吗?由此可见,诵读有利于语言的积累与规范。语言的学习,重在积累,没有足够的
7、语言积累是无法形成语感的。只有当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有创新和运用。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另外,诵读还有利于普通话的普及与推广。一切从娃娃抓起。低年级的阅读和口语交际中明确要求使用普通话读和讲,并逐步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接受能力强。所以,小学阶段是学说普通话和掌握普通话的最好时机。尤其是农村学生在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的情况下,普通话语言环境差,通过熟读课文,可以有效地矫正他们的发音,淡化他们的方言,从小培养读书说话使用标准语言的习惯,有利于人际交往,更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
8、观的正确导向,那么在诵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