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有效策略

ID:46143878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有效策略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有效策略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有效策略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有效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有效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有效策暁《标准》的“综合与实践”领域,提供了学生进行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与数学其他课程内容相比,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如何针对其安排教学内容,实施有效策略开展教学,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一、准确把握内容,合理定位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非常广泛,教学时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生产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活动的内容,体现了一种现实性、问题性

2、、实践性、综合性的学习过程。1.源于生活经验。“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内容也应与生活紧密联系,将数学与学生感兴趣或熟悉的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因此,教师应选择在学生身边发生的,或学生需要了解的、熟悉的事物作为实践活动的主题。2.源于知识经验。“综合与实践”离不开学生原冇的知识水平,当学生学习了一定的内容后,可综合已学的知识,组成活动课的内容。3.用好教材内容。在人教版一至六年数学课标实验教材中,除了可以看到大量的情境图片和例题、习题外,还有穿插编排了“生活中的数”

3、、“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游戏”和“阅读材料”等板块的内容,编排的内容涉及到数学史料、数学常识、数学游戏、数学故事、数学阅读欣赏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二、拓展沟通方式,实现有效合作《标准》明确了开展“综合与实践”数学教学活动的具体目标: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沟通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其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体会到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应用意识。1.课前

4、进行牛活调查。开展课前调查,能让课堂冇鲜活的教学内容和真实的教学情境,而调查过程木身,也是学生深切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的过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要研究的问题,提前让学生进行素材收集、整理,提交到课堂中來集体讨论和研究,并应用数学的知识方法和策略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2.课屮学生分享成果。学生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3.课后解决生活问题。要让学生带着所学知识到生活中去检验,运用,实现知识的再次构建。例如开展“春游中的

5、数学问题的探究”实践活动课,针对春游屮春游的人数、租车和购票、游览的路线、零食的消费、营养和卫生等问题,讣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分工、合作、交流、互助,对春游这一件事情进行合理地策划,结合向学生渗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探索课型特点,丰富活动形式“综合与实践”在《标准》中以不同形态呈现,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尝试了很多开展“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形式,包括游戏类活动课、制作与测量课、综合性实践课、问题性探索课,等等。四、注重课外拓展,推动活动开

6、展1.对课堂学习的延伸。教师不能拘泥于课堂上的那一点知识传授,而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如教学“24时计时法”后,让学生为自己设计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并计算岀学习、娱乐、休息的时间;教学“年月日”中闰年及平年的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牛制作一个年历;教学“圆的周长”后,让学生自己查找圆周率的知识,介绍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感受占国文明的博大精深。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玩数学小游戏、编数学小故事、绘制数学小报、写数学小调查、撰写数学日记等,既巩固了课内所学的知识,又能感受到数学的用途。2.发现生

7、活屮的问题。日常生活的发现离不开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持久思考。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往往熟视无睹,不善于有意识地去发现去研究。课外实践活动可以让他们在观察生活中的细小事情上发现其中蕴含着的一些数学问题。3.对社会自然的关注。大自然与社会生活中很多问题本身就是值得很好研究的数学问题。当前,牛存坏境逐步恶化,自然资源逐渐缺乏,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的重耍性。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一些人们关注的自然情况让学生开展研究,让他们自己设计活动的方案,然后组织交流,使孩子们真止在

8、社会环境中学数学。责任编辑邹韵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