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43792
大小:6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价值所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价值所在——由一段留言引发的思考一位来过我工作坊的3岁孩子的妈妈给我留言:“不学画画技巧,只是,那天从你那回来时就问过她,她说不想再去了。我想,她对剪帖画没兴趣。下次,有剪帖画和彩泥外别的形式的课,给我发个短信,我带她去。”看过之后,我回以微笑。此后,对话再无下文,但我却开始了新的思索~“孩子说不想再来了”,关于这样的问题,我也屡次在龚老师的博客里看到。是啊!会有很多因素影响到孩子“是不是想再来孩子自身的状态,家长介入的影响,老师的方式方法,环境的设置状况等等。既然这位妈妈此处谈到
2、的是上课的“形式”,那么我们不妨就“形式”来说说看吧一—到底是形式老套孩子不感兴趣,还是总玩那些玩腻的东西没有重复的必要呢?剪贴画、泥塑、按工具划分的各种画种、表演、唱歌、绘本阅读等等,貌似这些形式,确实在幼儿在家里,都是可以实施操作,既然如此,我们艺术教学的必要性和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老师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努力和探索才能更好地支持到孩子的成长?这些问题,一直伴随着我的教学及与家长交流的整个过程,从未停止发出声音。而最近不断收到家长有关这方面的询问,更加强烈地促使我必须好好地、清晰地来缕一缕,说一说。巧的
3、是,就在前两天,另有一位妈妈与我的对话同样让我印象深刻。她说:“理论我们早就有了,可是真的是取乏引导的方法,不知该如何去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位妈妈恰好道出了我想说的话:外在形式,是最好去模仿的,也是最容易被人们看见的。然而,在操作同样的形式,就是懂得了如何引导吗?这也让我想起了在龚老师博文中看到的话:“是的,每个人都能画一条线,可是,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根线要画在什么地方。这就是价值!”;“但是材料之后,是我对过程和方向的把握,更是对孩子个体心智发展的把握,这才是课程的核心所在。”我用自己的方式“
4、翻译”一下,想说:“形式之后,是老师对细节、流程的把握,小到材料工具的选择和摆放方式,自身的说话语气、表情神态、一举一动,大到整个方向的调整和驾驭。这就是家长在家中带孩子玩耍,和一个老师设计系统课程的显著区别。”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从事艺术教育的老师,长时间专门研究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如何运用艺术化的方式和艺术媒介去辅助孩子的健康成长,必定也是从细致专业的角度去实践着自己的探索和目标;并且,组织课堂的群体活动,让孩子彼此之间产生相互影响,相对于孩子与家长单方面相处的时间,这些都是不可替代的部分。而我们经常
5、说孩子、家长、老师“三位一体”,就是充分调动彼此间的关系和作用,哪一方的缺失都将影响全局。当然,也有妈妈同时能够承担老师和家长的角色,那是很了不起的,不过,也是在孩子特定的成长阶段。从孩子的情感上,越大也越会相信外面的权威。而有的妈妈自己已经非常有方法,又能召集几个孩子成为小群体,带领孩子们做各种艺术体验,这样的情况确实无需参加任何额外的“艺术课程”了。所以我的希望是,更多的家长,可以通过参与和观察老师的课程和整个操作,能够把方法和状态“拿”去,拿到在家里与孩子的互动和活动中去。或许,我们大家做的是同样
6、的形式,可是,空洞的模仿和有意识的选择及行为绝对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因此,我非常理解并且欢迎那些"学,是为了不学”的妈妈带孩子来体验,不论是一节课还是更久,我都发自内心地支持你们的想法。毕竟,每个老师都注定是孩子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不过,谁又不是谁的过客呢?)。能够陪孩子走得更长更远的,只可能是孩子的父母!没有谁能取代家长的责任和角色!(而现在往往是很多父母自己放弃了这份责任,其实也是放弃了一种“幸福的可能”。)老师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制造“依赖”,而是为了从涌泉处给出方法并起到示范的作用。这里,排除了两种情况
7、:完全信赖老师,把孩子的某方面爱好技能托付给老师的“懒”妈妈;因为担心经济状况而无法上课的情况。(以上均为我个人的想法,拿出来仅作分享参考。)而关于”重复“,我想有必要再次向大家推荐龚老师的博文一一《温故而知新,谈重复》。摘录如下:每个做母亲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就是孩子在某一段时间里会执意地拥有某种物品,一个玩具,或者一块手巾,这件物品会随时随地地陪伴着孩子,吃饭、睡、玩耍……,我们把这个物品称为替代物。是指幼儿时候跟母亲情感发生分离时候的代替物品。而这个替代物,可以让孩子的情绪变得平稳而减少焦虑。有
8、经验的妈妈会任由这个替代物变得脏兮兮的,不去频繁地清洗。因为清洗会中断孩子的持续的经验,而摧毁这个替代物对孩子的意义和价值。这个经验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孩子会反反复复地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琢磨,享受而不知疲倦。因为孩子们需要持续的经验去积累而保留下这个经验,或者加深这个经验的程度。不重复会导致什么结果呢?我听很多孩子说:“我已经学过了!”“又是这个东西(表示上次用过了)?”的时候,在这些的语言之后,我发现到了他们对已经学过的这个事物的了解仅仅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