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清末的改良与革命(收藏)

浅谈清末的改良与革命(收藏)

ID:46129667

大小:54.2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清末的改良与革命(收藏)_第1页
浅谈清末的改良与革命(收藏)_第2页
浅谈清末的改良与革命(收藏)_第3页
浅谈清末的改良与革命(收藏)_第4页
浅谈清末的改良与革命(收藏)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清末的改良与革命(收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清未的改良与革命摘要:近年来重新出现的肯定清末改良、否定辛亥革命的观点。本文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评价清末改良,澄清理论误区,在新的视野上肯定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彻底性。关键词:改良;革命;现代化近代的中国一直存在着中国应当走改良还是革命道路的争议,近年争论也非常激烈。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要对二十世纪中国进行反省”,头一个应该进行的“根本性的反省”,就是革命革糟了,因为“革命方式”有很多弊病,产生很多后遗症“,包括它给社会带来的各种破坏”“,老是革命,整个民族的生命能量就在革命中耗尽了”,“二十世纪革命确实带给中国人民很深的灾难”。因此应该走温和改良的

2、道路,“如果在这条通道上持续走下去,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基本关系的改变,政治体制的变革迟早要提上议事日程,中国的现代化或许能以健康的状况向前发展。”[1]本人对此种观点是不赞同的,因为本人觉得百年中国史其实是一个现代化史,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评价中国的近代史。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实现现代化才是目的,革命和改良都是手段,问题在于,洋务、维新、新政等所有温和改良措施都不能最终使中国走上现代化之路,它们至多只是通往近代化或现代化一个台阶,一个极其短暂的中继站,而最终的出路只能是革命,革命不仅有破坏,革命更有新生。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实现现代化。

3、一、清王朝进行改良的目的不是发展,不是现代化,因此使革命成为必然改良是政府主导的变革,因此改良论者假设了这么一个前提,“我们应该承认,晚清政府未尝不想谋求中国的进步和发展,未尝不想使中国早日走完向现代化的转化”。“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或评价可能在满洲贵族为主体的清政府的主导下缓慢进行,中国或许不会重蹈王朝更替的恶性循环规律。”其实清王朝所有的改良都坚持了一个不可变易的原则,即“以中学为体,以西学为用”。这个“中学”的核心就是维护君主专制的“三纲五常”,作为新政肇始的光绪二十六年初十日(1901年1月29日)的变法诏书中对此很明确地定了调,“世有万古不易之常

4、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⑵而正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束缚了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才导致了人民的贫穷落后,因此任何真正走向现代化的变革都不可能不对传统思想和制度有所变革。而清王朝反其道而行之,显然不是为了现代化,而是为了维护其岌岌可危的专制统治。清王朝的所有改革均非政府的主动行为,而是在外患、内忧交并之下被迫开始的。师夷长技是为了学习洋人“船坚炮利”之“技”,“用”以保住封建专制之“体”。而宪政改革的动机源于出洋“考察政治”归国的五大臣密陈的立宪三大好处,即“皇位永

5、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原在于"今日时务之急,首在收拾民心…善于治民者莫如英。”也就是说之所以要学习英国的“朝廷政教”,是为了治民,而非民治。既然清政府改良的目的不是现代化,当然也不会朝现代化方向努力,对任何现代化因素都要从维护封建统治的角度进行取舍,只取其形式以“治民”,而非取其实质实现“民治”。如1908年9月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正文“君上大权”有14条,附录“臣民权利和义务”只有9条,它规定:“大清皇帝拥有所有封建帝王的权力,和专制帝王没有多少不同。而臣民少少的几条权利,均“合于法律命令所定资格者”,“于法律范围以内”进行,也和专制制

6、度下的臣民没有多少区别。可见《钦定宪法大纲》违背了宪法的基本原理,仍是一个以根本形式的新瓶装了君主绝对权力旧酒的封建法律,足见靠这些非驴非马的“现代化因素”不能走向现代化。二、没有好的经济和政治资本而改良的船坚炮利不是现代化,因此使革命成为必然在辛亥革命前,满清政府进行了持续几十年的温和的改良,许多改革措施似乎卓有成效,出现了厂矿企业、轮船火车、电报电话、新式军队以及学会、学堂、报刊、商会、社团、政党、内阁和宪法大纲等近代中国社会中新的现代化因素,使许多怀抱“改革兴国”之志的国人都认为中兴有望,改良论者此给予很高的评价,如“洋务运动是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运

7、动",经过洋务运动“几十年相对安定和平的发展,到19世纪80年代或再迟一些时候,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它虽然尚不能说已再次成为亚洲第一强国,但在世界范围内确实开始恢复作为一个大国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但这里走入了对现代化认识的误区,以为“世界大国的地位和作用”,物资丰富,国力提高就等于现代化,这是对生产力归根到底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原理简单化、绝对化、庸俗化的理解。实际上,所谓现代化至少应当包含产业的机械化、政治的民主化、社会的公开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的文化心态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等等。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完整的系统,生产力、生产关系、意识形态等等各个

8、方面都共同对社会发展起着作用,特别是在中国前现代社会,政治秩序、社会秩序和文化秩序更是“高度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