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自主、合作、探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自主、合作、探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ID:46122348

大小:5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议自主、合作、探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浅议自主、合作、探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浅议自主、合作、探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浅议自主、合作、探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议自主、合作、探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自主、合作、探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寻找发现式阅读教学模式初探“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①可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和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一般的语文教学只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即使考虑到学生主体,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最后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标,也是教师设计的套路,让学生在自己的思维道路上学习,获得知识。试问这样的语

2、文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会怎样?久而久之,培养出來的学生往往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更谈不上自主探究了。根据笔者从教多年的经验和不断地探索试验,找到一条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融入教学中的途径:寻找与发现式教学模式。寻找发现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和发现,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这种模式大致分两步走。第一步寻找学生面对一篇文章,就是面对一个研究对象。这个对象对于老师来说是熟悉了解的,对于学生來说却是一个需要探索研究的堡垒,一个科研的课题。首先,利用文章题目。文章题目是寻

3、找的源头,因为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的概括,或主题的体现。对于题目,学生要对它做两项工作:一项工作是假设自己用这个题目写一篇文章,该如何去写,从哪儿个方面去写。这些设想,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作文水平,又为下一步寻找做准备;另一项工作是就文章题冃提问。提问的冃的是为了接下来阅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深入地理解文章做准备的。笔者在执教《白杨礼赞》时,学生就文章题目提的问有:(1)“礼赞”一词怎么理解?⑵为什么要赞白杨树?⑶如何赞白杨树的?⑷白杨的外形、生长环境?这个过程要求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问题不宜过多,三至

4、五个就够To然后,开始读文章,读文章是寻找的真正体现。要求学生一是寻找生字,二是寻找新词,三是寻找印象深、最受感动的、描写生动传神的语句段落和语句,四是寻找就文章题目所提问题的答案。这些阅读中的寻找遇到的问题,学生都可以自主解决。第二步发现发现是探究,是在寻找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理解文章。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遇到困难还要团结协作,讨论商量,共同解决。发现的起点是“寻找”中就文章题目所提的问题及其答案和文章中感受深,印象深和描写生动传神的语句段落。发现的终点是全面准确地理解文章,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

5、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屮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如笔者运用寻找发现的教学模式执教《口杨礼赞》吋,发现的过程体现了以下几个教学原则和理念:一是兴趣导学的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发现的起点是口己所提的问题和找到的各种描写,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本身就很有兴趣,加之全班同学和老师都在一起研究探讨,学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也使他更有兴趣去探究而有所发现。二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真正体现。兴趣有了,主动学习的情绪高涨,为了一个问题的解决,同学们商量、讨论、查工具书,自主自觉学习,共同探讨,合作解决,以达到真

6、正有所发现的目的。三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对于学生的发现过程,教师的主导是不可或缺的。这个过程教师也要从学生发现的起点开始,与学生一起,探究现象,得出结论,达到发现的目的。四是体现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理念。“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③语文课堂也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发现的过程是开放的,教师不应该拘泥于课堂的条条框框,不应拘泥于教学参考的各种答案。学生的发现有时是肤浅的,离教参上的答案还相去甚远,但这没关系,因为他们的发现是他们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决定的。如果教师硬要把教参上的答案强加给学

7、生,灌输进他们的脑袋,他们也是理解不了,接受不了的。笔者认为,只耍是学生自己的发现,不管是多么的肤浅,也是弥足珍贵,值得肯定。并且学生的这种自主探究,久而久之,会随着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的提高而有质的飞跃。笔者从教以来,一直在探索着教学的新路,寻找一条真正体现语文课改精神,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方法。寻找发现式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是我寻找到的粗浅的方法,实践中,这种方法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语文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也逐渐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但这种方法还有待

8、进一步的研究,也希望得到广大专家和同行们的批评和帮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