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德育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体会

浅探德育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体会

ID:46121517

大小:6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1

浅探德育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体会_第1页
浅探德育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体会_第2页
浅探德育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体会_第3页
浅探德育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体会_第4页
浅探德育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探德育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实践浅探甘肃省白银市第六中学周严现在的初中生,不仅要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还要寻求自身的多元发展,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聚集于他们身上的教育内容多种多样,而德育则属于教育思想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内心所思所想,然后付诸于外部的行为,核心内容是自身思考反省,外人只能起引导为主约束为辅的作用。中国的教育传统,强调教育的适应性,从社会需要角度出发,培养接受或继承既定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的个体,而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问题及人格独立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使得德育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只能保证做了多少道徳教育工作,让学生获得了多少有关道德的知识,但

2、并不能保证人的德性的养成,德育教育工作流于形式而显得浮华,失去了思想所应有的冷静、睿智和沉淀,使学生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缺乏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教多年,我发现初中生有自己的思维判断方式,看问题的角度有自己的选择和喜恶,他们所需要的是:我们家长和老师用管与放、慈与严、奖与惩相结合的方法,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用自己的内心去认知这个复杂的世界,学会冷静思考,科学分析;反思走过的路,做过的事,从中得到经验教训,努力使自己的主观和客观一致,保持认识的正确性,进行不断的自我完善。、管与放在现今信息传媒如此发达的社会环境中,学生

3、有意无意中接收了大量的外界社会信息,难免是精华和糟粕俱存,老师应清醒的认识到:处于这样的大环境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釆用回避的方式去实施温室教育,已经不切实际了。网络信息、电视传媒、等等资讯如此发达,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正在发育的初中生,自尊心、好奇心强,独立意识开始觉醒,对新生事物或未知的世界越禁堵学生越好奇,越好奇越想尝试。但又涉世不深,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想涉足其中的愿望却很强,这就很容易出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老师既不能对学牛事必恭亲,面面俱到,也不能怕管多了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而放任自流,这两种方式都不妥当。应该把教师的疏导和学生的自觉选择有

4、机结合起来,采用明智、宽容的态度,分析每一个学生的特点,采取管与放相结合的方式来实施教育行为。学生不是老师灌输、塑造出来的,要想试图去塑造学生的人格,结果注定失败,对这一时期的学生,不能急于求成。而应向他们提供广泛的信息,鼓励他们亲自实践,在实践过程中,经过体验、调查、了解,然后思考探讨所遇到的问题,在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价值观,在审慎思考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理智的选择,并在进行选择或抉择的过程中,逐步增强辨别事非和抵御不良影响的能力。但要注意的是,在给孩子独立空间的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

5、,并且有一定的约束和管理。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懂得人是社会性的,而不是离群所居,必须懂得承担责任,懂得团结合作,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主个性的完善及辨别是非能力,从而成为有主人翁意识,有坚强意志力的人。所以,德育教育实践过程中的管与放,耍限制性与开放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把教育者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需要,培养起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真正达到教育目的。二、慈与严初中生的情绪由于受青春期发育的影响,有些喜怒无常,多愁善感,自我约束力差,缺乏自律,并且随着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他们不再满足老师简单的说教和书本现成的结论,喜欢索隐猎

6、奇,喜欢从问题的反面思考。可这种思维的批判性是不成熟的,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例如:班级里总有一些学生,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屡教屡认错屡不改。有时还会出现“随你批,听你骂,大小错误不认帐”的现象。所以,许多老师对这…吋期学生的教育行为,开始时满怀热情,但随着学生不断出现的重复犯错,就感到为难和棘手了。刚取得一分成就感,马上就有十分挫败感随之而来,工作做的很多,成效却不大,很快就失去了耐心,还因奢求回报,常使自己心态失衡举措失常。这样,就使学生的一些错误思想或行为非但得不到及时纠正,反而会给老师带来教育上的负效应。因此,对这一吋期学生的徳育教育,要以慈

7、爱为基础,因为这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工作,没有一颗爱心去对待学生,就很难在长期的而且不断重复的工作中保持热情和耐心。但是,光有慈爱而不严格要求,那就会失去了教育的原则与准绳。如果这时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加以严格要求,就很有可能会出现偏颇。可是也不能太严厉,只耍孩子犯错,说教就会铺夭盖地而来,过于强调严格要求,就会重规则轻思考,不能给孩子留有反思的余地,使得问题看似解决,但却是由明转暗,反而隐患更大。老师可以想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比如提出这样一组问题:5年前,父母在你的心目中怎样?现在你怎样看待父母?为什么在不同的年龄段对父母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的看

8、法是否成熟?然后类推到德育教育实践工作中,将“慈”形象化,将“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