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演示与实验

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演示与实验

ID:46119453

大小:5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演示与实验_第1页
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演示与实验_第2页
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演示与实验_第3页
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演示与实验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演示与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演示与实验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而实验能力是屮学生必备的能力。初中生物教材包括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人体等内容,主要学习各种生物的结构、生理、遗传、变异、进化、生态等。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特点,选择演示、实验等教学手段直观呈现教学信息,能帮助学生思考、想象、感悟、理解抽象的教学内容,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一、演示——将“抽象”化为“形象”演示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实物、模型、标本、挂图、书中插图等教具,将所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的一种方法。如运用多媒体等手段,以形象生动的语言、逼真的动态画面来展示教学内容

2、,化静为动,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内容,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枳极性。如学习《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这一节课时,教师提问:“肺通气是怎样完成的呢?”然后让学生用手按住胸部,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部的变化与肋骨的运动。学生可以感受到:吸气时胸廓扩大,肋骨向上向外运动;呼气时胸廓缩小,肋骨向下向内运动。在感受直观现象后,教师再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胸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容积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吸气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时肺内的气体排出体外?”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小组讨论得出:这是由人体胸腔内气压的变化,导致

3、肺内气压的变化而实现的。这是一个既抽象又难以理解的问题,用语言难以讲清楚。这时教师演示模型,让学生指着模型结构找出肋骨、胸骨、肋间肌,使学牛清楚地看到各个部位,并引导学生归纳出: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提,胸骨向上向外;呼气时,肋间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然后教师提问:“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还与其他的结构有关吗?”学生冋答:“与肺、气管、膈运动有关。”教师用模型演示,让学生指出模型结构。教师再问:“膈的位置变化与改变肺泡的形态冇什么关系?”同时教师用模型演示动态变化的过程,引导学牛总结得出:膈收缩、下移,胸廓扩大,肺泡涨大;膈舒张、上移,胸廓缩小,

4、肺泡回缩。就这样,一节抽象的课,利用演示模型使学生直观地掌握了所学内容。二、实验——让学生“动”起来实验课是指以实验室作为主要学习场所,以实验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类型。实验是生物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如《观察植物细胞》一课的教学,教师首先出示本课的教学目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并提出问题:“能不能将一根葱、一个黄瓜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观察?这样能看到内部的结构吗?”由此引出玻片标本的教学。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玻片标木?可以分为儿类?是根据什么分类的?”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认真阅读教材,对几种常见玻片标

5、本的名称、内容加以认识区别,教师巡视、指导并引导学生总结玻片标木的种类。接着教师要求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临时装片,争取看清洋葱、番茄、黄瓜等材料的内部结构——细胞,然后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实验桌上的材料、用具制作临时装片。每个学生都选择一种最想观察的材料,自己动手进行制片,完成后同桌互检互评并进行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操作步骤,并提出问题:“这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木方法,想想看,哪些步骤可以改进?选用不同的材料制片是否会有一些变化?”学生回答:“収材不同,方法也不同。”如洋葱内表皮是撕取的,黄瓜果肉应刮取,番茄果肉应挑取。有学生问:“标木为什么要染色?染色剂对

6、细胞有没有什么影响?”教师肯定学生问得好后冋答:“有些细胞是无色的,只有染色后才能看清细胞的结构。而番茄、黄瓜的果肉是有色的,无须染色即可观察。染色剂有时会影响细胞的活性,甚至使Z死亡。”这时又有学生提出:“染色太麻烦了,而且标本局部还染不上色,如果把染液直接滴在标本上,最后盖盖玻片就简单多了。”教师当场予以表扬,接着指导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强调学生注意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教师边指导边提问:“你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是什么样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有的学生说,洋葱表皮细胞是长方形的,中间有一细胞核;有的说,番茄果肉细胞是椭圆形的,中间有一细胞核;

7、有的说,黄瓜果肉细胞接近圆形,中间有细胞核;还有的说,细胞边缘粗而黑,有圆的、椭圆的,中间亮白……教师让学生边观察边用锻子尖轻压盖玻片,看冇什么现象发生。学生惊奇地说:“细胞会动了。”教师问:“这是细胞吗?”学生回答说不是,可能是气泡。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产生气泡的原因,并让学生在显微镜下区分细胞和气泡。学生总结得出:细胞是有形状的,有细胞核;而气泡的边缘是黑的,中间亮白,无细胞核。一节课都让学生自己在“动”中学,学生的学习情绪很高,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总之,实验课是让学生“动”起来的课堂。在屮学生物教学屮,通过演示与实验

8、等教学手段,既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乂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责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