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社会责任:领先的尴尬

央企社会责任:领先的尴尬

ID:46098831

大小:6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0

央企社会责任:领先的尴尬_第1页
央企社会责任:领先的尴尬_第2页
央企社会责任:领先的尴尬_第3页
央企社会责任:领先的尴尬_第4页
央企社会责任:领先的尴尬_第5页
资源描述:

《央企社会责任:领先的尴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央企社会责任:领先的尴尬“2006年仅冇4家屮央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而2012年,所冇中央企业全部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企业,保持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引领者的地位。”这是近期出炉的《2012年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专题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得出的结论。报告为我们展示了央企社会责任报告的上述成绩,也指出了不足:“虽然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整体领先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但仍有较大改进空间。”未來,央企履行社会责任不仅要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还要纳入考核体系,实现硬约束。报告质量需

2、改进作为《报告》的撰写方之一(《报告》由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与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钟宏武接受《国企》采访时指出,所有中央企业全部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报告质量比前几年有了很大提高,但尚需进一步提升。他表示,一个好的社会责任报告必须至少具备完整性、实质性、可比性、平衡性、可读性和创新性。完整性方面要建立健全社会责任信息搜集渠道,增加对关键指标的披露。遗憾的是,2012年仍有部分企业的报告披露信息比较少,急需改善。具体来说,有7家中央企业的报告篇幅在40页以下,内容较为

3、简略,比如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8页)、中国冶金地质总局(36页)。40页以下的报告,因篇幅较少,无法完整地披露企业有关理念、制度、管理、实践案例等信息,内容充分性冇待提高。可比性方面,要增强对关键绩效指标连续多年数据的披露以及同行业比较。具体来说,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未披露连续3年及以上的纵向可比性数据,也未披露与同行的横向可比较数据。究其原因,一方面企业可能披露定量连续可比较数据的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披靈定量数据对利益相关方的意义;二是披露的方式有待提升,有些企业只披露1或

4、2年的定量数据,而未披露连续3年的数据。平衡性方面,不少报告“报喜不报忧”,或有选择性地披露一些轻微负面信息,对一些重大负面问题则不予说明,弱化了报告可信度。比如,屮国西电集团公司、屮国屮丝集团公司等14家企业未在报告披露企业运营过程的负面指标和数据。中央企业要敢于承认履行社会责任的不足之处,以更加透明的方式获取利益相关方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同。钟宏武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不是简单的总结材料,也不仅仅是宣传工具,需要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理念和实践进行深度挖掘、有效梳理,并系统、客观、真实地展现。这个过程屮,需要企业建立健

5、全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和指标体系,发现短板、弥补空白,有效提升管理水平。为何认同度低除了相关企业报告质量存在一定的不足外,《报告》披露出不少亮点。如2012年,所有中央企业全部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大部分央企己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接近90%的央企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制定了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战略规划。根据《屮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2012)》统计结果,地方国冇企业得分(35.9)、外资企业得分(29.7)、民营企业得分(24.2)、中央企业得分为65.4分。(2011年四者得分分别为36.4、31

6、.9、23.6、61.2)。报告显示,央企社会责任履行整体水平比较高,远高于民企、外企,也高于地方国有企业,并且央企在基础责任之外,做了很多的衍生责任。“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企业,保持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引领者的地位不过,尽管央企近年来履责水平不断提高,但公众的满意度并未同步提升。央企社会责任的领先者地位,似乎和公众感知之间存在偏差。相关人士分析称,造成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公众期望值高。公众会认为央企占冇大量公共资源,社会责任履行应该非常好,已远远高于对一般企业的要求。一般企业经

7、营不善可以破产,央企不行,比如裁员等市场机制下企业应有的市场行为在央企身上不好用。尽管央企站出来做了一些事情,但与公众的期望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公众不满足。二是公众对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时有孑盾,很难回应。比如,央企做公益捐赠,捐少了,会冇批评声音指出,财大气粗的央企就捐那么一点,国家养你何用。捐多了,同样会有批评声音,央企是全民的财产,怎么能随意处置,充当慈善明星呢。对于此类社会责任实践,企业很难把握住尺度。三是我国正处于改革深水期,很多矛盾集中在央企身上体现。比如收入分配。客观来看,特殊企业存在收入过高的问题

8、,竞争性央企收入不是那么好。但经理人工资是由经理人市场决定的,与是否是国企没有关系。经理人都是打工的,有足够好的薪酬,才有足够的动力推动企业发展。薪酬太低,吸引不了也留不住人才。还冇同工不同酬的问题,难以体现社会责任。同工不同酬好处是效率大幅提升,坏处是企业内部员工分三六九等,存在歧视和压力。另外,客观上,中央企业有跑冒滴漏的现象,也会出一些问题。但与整体经营行为相比,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