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滴丸干预氯吡格雷抵抗的临床研究

复方丹参滴丸干预氯吡格雷抵抗的临床研究

ID:46088739

大小:70.1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复方丹参滴丸干预氯吡格雷抵抗的临床研究_第1页
复方丹参滴丸干预氯吡格雷抵抗的临床研究_第2页
复方丹参滴丸干预氯吡格雷抵抗的临床研究_第3页
复方丹参滴丸干预氯吡格雷抵抗的临床研究_第4页
复方丹参滴丸干预氯吡格雷抵抗的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方丹参滴丸干预氯吡格雷抵抗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复方丹参滴丸干预氯毗格雷抵抗的临床研究血小板在动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生起重要作用,氯毗格雷抗血小板是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及支架植入术后。氯毗格雷是一种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曝吩毗喘类衍生物,通过直接抑制ADP与其受体结合以及继发ADP介导的糖蛋白GPIIb/IIIa复合物的活化而起作用,进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1998年氯毗格雷在欧美等国家上市并被美国FDA批准应用于缺血性血管疾病的防治,让很多患者获益。然而,并非所有患者氯毗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都是一样的。氯毗格雷抗血小板作用并不能使所有患者受益,即使采取标准治疗后

2、,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生血栓性申件。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可能对氯毗格雷治疗无反应,即存在氯毗格雷抵抗现象。日前,普遍认为对氯毗格雷无反应的发生率在4%-30%0在这些患者中,复发血栓性事件的危险明显增加,因此氯毗格雷抵抗现象口益受到关注。氯毗格雷抵抗暂无特殊的处理方法,张仁岗等主张用活血化瘀通络中药解决阿司匹林抵抗的问题。柴志强等认为复方丹参滴丸可以增强患者对阿司匹林的敏感性,两药有协同抗血小板作用。是否复方丹参滴丸同样能减轻氯毗格雷抵抗,增强氯毗格雷的敏感性,我们做了以下前瞻性探讨。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5月-2009年

3、11月住院患者232例,入选患者于服氯毗格雷(75mg)前及服约后24小时分别测定ADP浓度20mmol/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根据用药前、后测得的血小板聚集率计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AA,按厶AW10%(包括负值)为氯毗格雷抵抗,从屮筛选出氯毗格雷抵抗患者共58例,平均年龄(65.30±12.40)岁。具有下列任一情况者被排除:①年龄85岁;②各种血液病、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者;③目前有明确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者;④血小板计数>450X109/L或<100X109/L;⑤中、重度贫血:血红蛋白Hb<90g/L;⑥近4周内冇外伤和内脏

4、手术史(包括活体组织检查);⑦近4周内使用抵克力得、阿司匹林、潘生丁、华法令、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者;⑧并发疾病:合并恶性肿瘤、严重心力衰竭(NYHAIV级)、肝肾功能不全[32178umol/L和(或)ALTN80U/L];⑨近3周内或观察期间用过其他丹参制剂者。⑩不能严格遵嘱服药者。将58例氯毗格雷抵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氯毗格雷+复方丹参滴丸组与氯毗格雷组,每组29例。氯毗格雷+复方丹参滴丸组男11例,女18例,平均年龄(66.40±13.70)岁;氯毗格雷组男13例,女16例;平均年龄(66.40±14.20)岁,两组患者一

5、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定义氯毗格雷抵抗是指服用氯毗格雷后的ADP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比服药前下降W10%,即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A二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Apre)-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Apost),△AW10%时认为存在氯毗格雷抵抗;AA为负值即AAV时,考虑治疗后血小板活性比治疗前增高,亦认为存在氯毗格雷抵抗。干预方法氯毗格雷+复方丹参滴丸组使用氯毗格雷75mg,1次/口+复方丹参滴丸10丸,3次/日;氯毗格雷组单服用氯毗格雷75mg,1次/日。两组患者均干预2周后抽血复查血小板聚集率,58例患

6、者无一例退出本研究。仪器及检测方法入选患者于服氯毗格雷前及服药后24小时分别测定ADP浓度20Pmol/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采用CIIRONO-LOG型双道血小板聚集仪和BFX4-320型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比浊法测定。根据用药前、后测得的血小板聚集率计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A,并于干预后2周抽血复查血小板聚集率。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结果用(x±s)表示。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两组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前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7、.05)o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在氯毗格雷+复方丹参滴丸组「•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讨论氯毗格雷是一种噬吩毗喘类抗血小板药物,通过直接抑制ADP与血小板表面的受体结合,以及ADP介导的糖蛋白GPIIb/IIIa复合物的活化而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己经广泛应用于ACS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抗血栓治疗。但近年來的研究发现,有些患者存在氯毗格雷抵抗现象,使部分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效果差,并且导致严重临床后果。因此,识别和预防氯毗格雷抵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冃前,普遍认为氯毗格雷抵抗的发生率为4%-3

8、0%。本研究显示服药24小时氯毗格雷抵抗的发牛率为25%,与国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但目前氯毗格雷抵抗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其机制分为内部性和外部性两大类。外部机制包括•氯毗格雷生物利用度的降低,患者的顺从性差,用药•量不足或给夯方法错误,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