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疗效研究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疗效研究

ID:46086571

大小:70.6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0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疗效研究_第1页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疗效研究_第2页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疗效研究_第3页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疗效研究_第4页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疗效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疗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疗效研究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7.020资料与方法2001〜2009年收治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其中的51例静注丙种球蛋白(IVIg)进行治疗。103例中冬春季发病62例,夏秋季41例,85例有前驱感染史,73为上呼吸道感染,12例为消化道感染,18例无明确感染史。临床表现均有运动障碍,均有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感觉障碍者38例,其中32例为感觉减低,6例为感觉过敏及感觉异常(烧灼感、蚁走感或疼痛)。有

2、球麻痹者14例,表现为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其中29例合并有呼吸困难。103例中68例行肌电图检查,运动神经损害58例,感觉神经损害22例,表现为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动作电位波幅减低。55例出现F波异常,13例出现H波反射异常。103例均行脑脊液检查,其中89例表现蛋白-细胞分离。临床特点:治疗组51例,男36例,女15例;年龄12〜73岁,平均43.5岁。对照组52例,男38例,女14例;年龄12〜72岁,平均43.6岁。103例符合以下临床特点:①85例病前1〜3周有感染史;②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四肢对称性弛缓

3、性瘫痪,伴末梢型感觉障碍者28,有或无脑神经受累;③89例腰穿脑脊液检查符合蛋白-细胞分离的特征;④肌电图检查示:早期F波或H波反射延迟,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等改变。方法:治疗组用静注丙种球蛋白,剂量为0^4g/(kg•;日),连用5天。对照组应用甲级强的松龙0❷5〜1❷Og/日,连用5天。两组同时应用抗感染,营养神经、改善循环药物,并进行支持对症治疗。治疗5天后均给予强的松5mg/(kg•;日),4周后渐减量。发病及治疗3周时分别判定:①痊愈:呼吸肌麻痹恢复,四肢肌力达IV级以上;②显

4、著进步:呼吸肌麻痹明显恢复,四肢肌力达III级;③进步:有一定程度恢复,四肢肌力有所好转;④无效:治疗前后呼吸肌,四肢肌力皆无变化;⑤死亡。结果治疗组:51例经IVIg治疗后,运动障碍、颅神经麻痹、呼吸肌麻痹、感觉障碍、反射缺失等开始恢复时间为1〜7天,平均3❷62天。治疗3周后,肌力改善40例,8例肌力无明显变化,15例有呼吸困难的患者12例有明显改善。2例治疗期间合并并发症死亡,1例出院后复发死亡;感觉障碍改善12例;腱反射恢复者8例;在丙种球蛋白治疗过程中偶见头痛、头晕、皮疹等不良反应,未行特殊处理。平均住院天数

5、为28❷3(18〜49)天。对照组:52例经甲强龙治疗后,运动障碍、颅神经麻痹、呼吸肌麻痹、感觉障碍、反射缺失等开始恢复时间为7〜17天,平均12❷62天。治疗3周后,肌力改善21例,18例肌力无明显变化,14例有呼吸困难的患者中,3例有改善,其余经呼吸机辅助呼吸。6例治疗期间死亡。感觉障碍改善8例;腱反射恢复者6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消化道出血2例,血糖升高2例,血压明显男升高3例,出现类库欣氏综合征15例。平均住院天数46❷3(28〜68)天。两组疗效,见表lo讨论格林-巴利综合征又叫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

6、经炎,主要损害多数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也常累及颅神经,少数累及椎体束。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全年均可发病。多数患者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的前驱症状,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数患者起病后症状逐渐加重,在1〜2周内达峰。临床表现为急性、对称性迟缓性肢体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周围性感觉障碍,颅神经损害以面瘫多见。病情严重者出现延髓呼吸肌麻痹,危及生命。感觉障碍一般比运动障碍轻。脑脊液检查多数患者可见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肌电图检查可见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动作电位波幅正常或下降。发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F

7、波或H波反射延迟或消失。本病的原因至今仍不十分明确,约2/3的病人发病前有感染史,病毒感染学说是GBS的可能致病原因,目前集中在空肠弯曲菌、巨细胞病毒、EB病毒和肺炎支原体,少见的还有H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其中CJ感染占第一位。分子模拟机制认为,GBS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发生了错误识别,产生了针对周围神经组分的T细胞和自身抗体,引起周围神经髓鞘脱失[1]。早期血浆交换或静脉输注人免疫球蛋白能加速其修复,减少长期神经功能残疾的发生率。但血浆交换疗法费用昂贵,对设备条件要求高,操作复杂,目前在临床难以普及。

8、糖皮质激素对本病有一定疗效,但可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妨碍病毒清除,重症合并感染者可致病原微生物扩散。激素可能导致并发症增多,甚至导致病情恶化[2]o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疗效肯定,病情反跳和抗体反跳发生率低,可缩短病程,为GBS治疗的首选。其主要的禁忌证是对免疫球蛋白过敏的患者和先天性IgA缺乏的患者,有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肾功能不全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