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双歧杆菌治疗急性肠炎85例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双歧杆菌治疗急性肠炎85例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究双歧杆菌对急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肠炎患者1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为8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双歧杆菌制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氟哌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效为62例(72.9%),有效为17例(20.0%),无效为6例(7.1%),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治疗效果:显效为40例(47.1%),冇效为30例(35.3%),无效为15例(17.6%),总有效率为82.4%。观察组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
2、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双歧杆菌治疗急性肠炎,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方法较为简单,值得推广。【关键词】双歧杆菌;急性肠炎;治疗效果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07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268-01夏秋季是急性肠炎多发的季节,多是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主要是腹痛、恶心、腹泻以及呕吐,症状严重者会导致休克、电解质紊乱等问题[1]。本次研究主要是选择170例急性肠炎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双歧杆菌进行治疗
3、,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急性肠炎患者1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为85例。观察组患者男性为60例,女性为25例,年龄为18至47岁,平均年龄是24.5岁;对照组患者男为63例,女为22例,年龄为19至57岁,平均年龄为26.5岁。1.2患者选择标准①没冇肉眼脓血便;②大便镜检,每高倍视野的白细胞数量小于5个;③没有高热以及全身中毒的症状;④没有其他疾病,没有服用过其他的药物;⑤每组10例,进行大便培养,包括痢疾杆菌、沙门氏菌、金葡菌、致病大肠杆菌,全部显示为阴性。1.3方法观察组应用
4、双歧杆菌制剂丽珠肠乐,第一天,每天3次,每次4粒;第2天,每天2例,每天3次。对照组氟哌酸0.2g,每天4次,首剂量需要加倍。两组患者均不应用其他的抗生素、止泻药,根据病情,对症治疗。1.4疗效判断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服药48至72小时,大便的次数明显的减少,每天不超过2次,大便的性状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冇效:服药48至72小时,大便的次数减少,每天不超过2次,人便的性状表现为好转,水分明显的减少,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消失;无效:服药72小时,腹泻的次数每次超过2次,性状没有明显的好转,病情甚至出现
5、加重的情况。2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效为62例(72.9%),冇效为17例(20.0%),无效为6例(7.1%),总有效率为92.9%o对照组治疗效果:显效为40例(47.1%),有效为30例(35.3%),无效为15例(17.6%),总有效率为82.4%。观察组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3讨论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急性肠炎是常见的病症。疾病高发的季节是夏季和秋季,多是饮食不合理、暴饮暴食或者是食品不清洁引起。病因主要是分为两种:①细菌以及毒素引
6、起的感染,细菌多是沙门菌属以及嗜盐菌,毒素多是金黄色葡萄球菌。②物理化学因素,多是食用生冷的食物或者是某些约物[2]。若急性肠炎导致的是轻型腹泻,每天的大便次数低于10次,颜色是黄色或者是黄绿色,少量黏液或者是白色皂块。急性肠炎也会导致比较严重的腹泻,每天的大便次数为几次至数十次。若存在低血钾的问题,可能是腹胀,具有全身中毒的问题;若出现不规则的低烧或者是高烧,患者就会烦躁不安,出现精神不振。双歧杆菌的作用机制如下:双歧杆菌是人类肠道的益生菌,在肠道中,和病原微生物会产生营养竞争、生物化学的抑制作用和粘附竞争;
7、借助磷壁酸,和肠黏膜上皮细胞相作用,结合紧密,和厌氧菌共同占据肠黏膜的表面,生成生物学屏障,防止致病菌定植以及入侵;在进行代谢时,双歧杆菌会生成乳酸以及乙酸,肠道内pH值以及电位会降低,控制病原菌生长繁殖,加速肠道止常菌群恢复;使胺、NII3转变为NII4+,降低刺激性气体和毒性代谢产物的量,缓解肠道的症状;双歧杆菌会产生细胞外糖背酶,对复朵的多糖进行降解,致病菌不会在肠腔内进行定植,对致病菌生长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的治疗腹泻[3]。在中国人的肠道中,双歧杆菌较为常见,口服以后,定植较为容易。本次的研究
8、结果证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4%,观察组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对急性肠炎的治疗效果较好,方法简单,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参考文献[1]薛美英•急性肠炎的临床护理对策心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3):181-182.[2]陈祥英,李风军,刘秀华•急性肠炎的饮食营养治疗与预防[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2,12(11):1